亨得利,亨达利与亨吉利(亨达利钟表维修招聘)亨达利钟表维修,
您在街上可能看见过亨得利钟表店,或是亨达利钟表维修中心,亦或是亨吉利世界名表中心,甚至您还可能看到过亨得利箱包店或者亨得利珠宝……所以您可能产生过跟我曾经一样的困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亨*利”做钟表生意?又或是亨得利咋啥都卖?到底谁跟谁啊?
先别急,这里面真的有很多故事可以说。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慢慢的梳理一下,把今天市面上这些个“亨*利”的来龙去脉和关系搞搞清楚。
亨得利的百年身世
故事得从鸦片战争说起。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大清帝国发动的战争,目的是要中国打开国门,要通商贸易,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茶叶、丝绸和瓷器,跟鸦片到真没多大关系。
于是打输了的清王朝,被迫打开国门,结束了自明朝以来四百多年的闭关锁国,开放通商口岸。随着更多的茶叶丝绸运出国门,交换回来的是西方工业革命的文明硕果,“洋火”,“洋布”,“洋钉子”……
因为外商洋货的到来,通商口岸的洋人,或是本地人陆续开出了经营国外商品的行店。除了一般的生活用品,“自鸣钟”自是这期间必不可少的先进西洋货。
1874年,应启霖、王光祖、庄鸿奎三人合伙在宁波创立了“二妙春钟表店”。后来更名为“亨得利”。
清末民初陆续在杭州、天津、北京等地设立分号,并于1915年在上海设立总店,负责全国分号的经营管理,自此形成上海为总部,全国连锁的钟表商行。
民国期间,亨得利钟表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各地分号的资产和经营,由应、王、庄三姓的族人及后代负责打理。
“两亨”的亨达利
故事讲到这里,不得不暂停“亨得利”的故事情节。因为在民国期间,还有一段“两亨”相争的传奇要插播。
这个两亨之一的“亨达利”同样是清王朝打开国门后的产物。起于1864年法国人在上海开设的霍普洋行。几经转手,1914年转到国人虞芗山和孙梅堂手中。经过多年的发展,“亨达利”在全国开分店数十间。
据史料载,是先有“亨达利”的招牌,后来者“亨得利”既有拷贝之意,又有超越的意愿。总之,在民国期间,两亨的竞争很激烈,除了商业手段上的“你来我往”,在法律官司上也没有停止过博弈。
最直接的商业竞争就是上海南京路上:亨达利开在南京路河南路口,亨得利开在南京路广西路口,距离不足千米。
结果是谁也没有把谁消灭掉,反而是越竞争发展的越好,两亨都打出了响亮的品牌,成为全国性的知名连锁钟表店。
从公司合营到改革开放
1956年公私合营,工商企业全民所有化。各地的亨得利和亨达利分别划归各地方政府所有,与其他同类企业一起成立当地的国营钟表眼镜商店。如北京钟表眼镜公司,天津钟表眼镜公司等。
1978年改革开放,国营企业陆续改制盘活。各地钟表眼镜店陆续恢复“亨得利”和“亨达利”招牌。
此时便逐渐形成各地名字一样,招牌相似,经营钟表销售和维修,部分同时经营眼镜业务的亨得利和亨达利,但所有权却分属不同法人的局面。
这些同源于上海滩“两亨”,都应该算是有历史的正统老字号,应“共有”商标。再后来各地新成立的“亨得利”眼镜箱包之类,就应算浑水摸鱼了。
如今,起源于上海的“两亨”在上海同属于上海三联集团,三联集团是国企百联集团旗下的钟表眼镜以及照相器材销售企业。
这样的历史发展,也导致了各地两亨法人对商标所有权的争夺。
世纪之交即发生过大规模的“亨得利”商标权之争。北京钟表眼镜公司,天津钟表眼镜公司商标注册的争议;“两亨”协会各会员之间关于商标权的“十年争议”等。诉讼,协商,来来回回长达十多年。
至今,商标权的归属和使用算都达成了妥协。 但是一个商标归属于多个所有人的情况下,对于品牌自身的发展是不利的。不能提供统一标准的服务,所售卖产品类别不统一,不能提供相同的售后,等等。
全球最大的国际名表销售商
故事说道这里,我们基本上了解了“亨得利”和“亨达利”的百年历史。接下来要讲的是在若干个老字号法人当中的一支——北京亨得利的轨迹。
历史是这样的:
1997年,国企改制,引入私人资本,张瑜平家族入股北京亨得利钟表公司。
1999年,上海新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从事手表的批发及零售分销业务。
2003年,上海新宇、北京亨得利、上海钟表商店及集团的其他公司重组,成立新宇亨得利控股集团。
2005年上市,亨得利控股销售额约14亿人民币,零售门店65家。
2013年发展到134亿销售额,470家门店,8年增长近10倍。
主要股东为张瑜平家族(31.66%),斯沃琪集团(20.57%)和LVMH集团(6.37%)。
销售包括斯沃琪、LVMH、历峰、劳力士和开云五大奢侈品集团的,以及其他独立制表商共50多个腕表品牌,称为“全球最大的进口手表销售集团”。
据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统计,2013年瑞表出口总额约合1460亿人民币。亨得利控股的销售额占瑞表出口额约9%。以此估测,亨得利控股确实可能称得上全球最大的进口手表销售商。
亨得利控股的收购
从销售规模上来说,亨得利控股是最有实力的“亨得利”商标持有者。如果可以将“两亨”品牌全部收归,对于“两亨”品牌来说,是件好事。
事实上,亨得利控股似乎也有这样的“野心”。
2010年,收购天津亨得利80%的股权。
2013年,约5亿人民币收购深圳市菲尔普斯电子,获得南昌亨得利近90%的股权。
其他的较大规模的亨得利有青岛亨得利公司,上海三联集团下的亨得利钟表公司以及亨达利钟表公司。
就是否有计划继续收购,以及与上海三联集团的战略合作问题,“卢曦采访手记”有通过邮件采访亨得利控股,但至本文截稿,未得到回复。
亨吉利世界名表中心
亨吉利是另一个不得不说的“亨*利”。
亨吉利世界名表中心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深圳飞亚达集团(SZ:000026)的全资子公司。2013年亨吉利世界名表中心在全国有250余家店铺,销售额达23亿人民币。规模不可小觑。
飞亚达上世纪80年代末成立,93年在深交所上市,控股股东为国资央企。亨吉利是飞亚达成立的专门销售国外品牌腕表的子公司,与斯沃琪集团,历峰集团,劳力士集团以及其它独立的瑞表品牌都有合作。
从“亨*利”的角度来说,亨吉利当年多少是想借用亨得利与亨达利的名头来发展。所以也就令消费者搞不清楚到底是谁跟谁,反正消费者想买瑞士正品名表,到这三家“亨*利”都可以办到。
不管怎样,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亨吉利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成为一家知名的全国连锁钟表商行,并且为飞亚达集团贡献了70%的销售额,和近一半的利润。本文分析为颜启真个人见解,不代表“卢曦采访手记”观点。
- 支付宝扫一扫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