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观念的形状:文物里的中国哲学》 张曦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祖先是故去的先人。可是,故去的先人又是什么?是精灵,是神仙,还是烟散寂灭的不存在?他们住在天上,住在地下,还是早已化作万法世界外的空无? 成为祖先的道路是一条单行线,没人能从那里活着回来。所以,这些问题永远无法获得确切的答案。但古代中国人并未因此放弃思考。他们依靠充沛的想象力,将对人性的恐惧与期待、幻灭与希望,统统投射进想象性的答案中。 迄今为止的考古除了偶尔发现陶瓷碎片上的“类文字”,还没有看到商代以前确凿的文字材料。因此,尽管有像上山红衣彩陶和龙山蛋壳黑陶这样显然凝结了复杂思想的器物,但只要缺乏同时期文字材料佐证,我们对它们的感知和理解就始终只能停留在推测阶段。 今天能够看到的最早汉字,描刻在动物的甲骨上。商王就曾经通过这些甲骨与祖先沟通:每当遇到困惑,商王就会让“贞人”烧灼甲骨;甲骨上产生裂痕后,“卜人”再对其加以释读,然后做出预言;之后,预言被描刻到这块甲骨上,成为“卜辞”;最后归档以备日后查询。 从众多流传下来的甲骨卜辞记载来看,商人所想象的神灵世界相当拥挤,是一个多神论的三层结构。第一层是“天神”,其中至高的神被称为“帝”。帝像人王一样,有自己的办事机构“帝廷”。帝的臣工们在此掌管日月星辰、风雷雨电、冰霜雪露等一切自然现象。第二层是“地示”,主要是一些精灵般的存在,游荡在山川林泽、四方百物之中。第三层是“人鬼”,也就是故去的祖先。“天神、地示、人鬼”的三层神灵世界结构,自商代形成后就稳定了下来,一直到春秋时期也没变。 商王极其痴迷祭祀。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一块“甲骨之王”,它可能取材于已经灭绝的动物圣水牛的肩胛骨,正反两面刻满了卜辞,记录了商王武丁在两个月之内四次占问神灵“十日之内是否有灾祸”的事情。卜辞中甚至还记录了甲骨占卜的完整流程,即便在原藏主罗振玉先生的三万多片甲骨中,也属极为罕见的精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确定性也多了起来。因此,商王的祭祀需求不仅没有降低,甚至还日益高涨,以至到了晚商时期发展出了“周祭”。一年之内周而复始、日日不断。祭祀的对象大部分时候是祖先神灵,偶尔也包括天神、地示。无论大事还是小事,商王不厌其烦地想与神灵取得联系。从自己为什么牙疼,到关乎国家安全的祀戎大事,都要问一问祖先。他们相信,故去的祖先会通过甲骨裂痕,将神灵世界的秘密悄悄告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