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的东坡》主题曲背后的故事:历时3个月创作 希望通过音乐传递“东坡精神”(钟表手抄表报)钟表故事圈,
新海那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2月19日消息(记者 谭琦)“不老的东坡,自由的灵魂。不老的东坡,有趣的灵魂。”2月18日晚,走出省歌舞剧院,许多观众都情不自禁地哼起这段旋律。这是首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的主题歌,也是当天开幕式上演出的大型音舞诗画《不老的东坡》的主题曲。这首颇受好评的主题曲是如何创作的?《不老的东坡》主题曲作曲者胡晋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
大型音舞诗画文艺演出《不老的东坡》演出现场。记者 郑光平 摄苏东坡是人们熟知的诗人,“东坡”二字早已成为一种精神符号,如何通过歌曲的旋律做好“东坡精神”的艺术表达?胡晋在创作的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用音乐来讲述宏大的历史题材,是非常有难度的。”胡晋坦言,接到《不老的东坡》这首主题曲的创作邀请时,在兴奋之余也有很大的压力。“中国传统音乐没有采录音响方面的记录,乐谱是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我们不知道苏东坡时期的音乐究竟是怎样的,只能通过文字的意象去推测复原。”胡晋说,拿到《不老的东坡》的演出台本后,他查阅了大量关于苏东坡的文字资料,根据歌词和演出整体的意境进行歌曲创作。
《不老的东坡》主题曲作曲者胡晋向记者讲述创作思路。记者 郑光平 摄胡晋是一名青年作曲、音乐制作人、中国音协会员,其从业至今制作各类晚会、专辑、舞蹈音乐数千首,配器歌曲《过三峡》参加2023中共中央国务院团拜会,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获文化部第二届歌剧节优秀音乐创作奖,并参与舞剧《李白》《井冈》等大型舞台剧配器。
怎样的旋律才能呈现“东坡精神”和文化样貌,将中国传统审美意趣与当下时代内涵结合?胡晋想到了新国风的音乐表达形式。“这首歌的歌词中借鉴了许多苏东坡的诗词,我们希望这些意象随着旋律铺陈开来,就像走进生动的图景中一样。”胡晋介绍道,歌曲采用了“新国风”+流行女声唱法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筝、箫、笛等中国乐器和西洋弦乐的融合表达,巧妙地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把人们带入“古风意境”。
大型音舞诗画文艺演出《不老的东坡》演出现场。记者 郑光平 摄《不老的东坡》作为演出的尾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动人的旋律也让许多观众难以忘怀。“这首主题曲时长约4分钟,创作花费近3个月的时间,经过了5次修改打磨最终成型,对我来说是一个较长的创作周期。”胡晋记得,初稿试听后,大家还在探讨如何寻找当代与“东坡精神”的契合点、怎样符合演出的基调、怎么挖掘歌曲与观众的共鸣,经过多次的修改并调整歌词的顺序,才有了演出听到的版本。
演出结束后,胡晋在后台的演职人员和散场的观众里,听到时不时哼唱起副歌“不老的东坡,自由的灵魂。不老的东坡,有趣的灵魂。”这段旋律时,他觉得“创作的辛苦都值了。”
“不老”象征“永不消失、永不褪色”。《不老的东坡》主题曲的唱响,是表达对苏东坡的缅怀与敬意,也是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我希望通过音乐的艺术表达形式,更直观地将‘东坡文化’‘东坡精神’展现出来。”胡晋也期待,《不老的东坡》这首歌能将东坡苏东坡的文脉与情怀传承传唱下去。
东坡文化旅游大会《不老的东坡》 | 主题歌《不老的东坡》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陈倩柔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支付宝扫一扫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