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目前仅有5家注册民办博物馆 需春风更需雨露(沈阳钟表批发市场地址)沈阳钟表维修,
沈阳目前仅有5家注册民办博物馆
以商养馆令人无奈 期待行业规范后得到更多支持
詹洪阁的藏品堆积在一起,渴望能有展览的场所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记者 杨仑 摄
小说家奥尔罕帕慕克曾说:“在充满诗意的优良构造的博物馆里,出于内心的无奈,我们不是因为发现了喜爱的古玩而感到安慰,而是因为忘记了尘嚣而感到心安。”
近日,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民办博物馆设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居民住宅、餐饮场所不得作为馆址,职馆长或副馆长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等“门槛”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那么,沈阳民办博物馆现在的真实生存状况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
开馆容易养馆难
“基本都在填坑”
在沈阳市中街附近的一个没有挂牌的小二楼里,记者找到了沈阳小有名气的收藏家詹洪阁创办的詹氏史料教育博物馆。由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提写的馆名,只是简单地塑封起来,贴在了墙上。房间里,一个书架一个书架的泛着黄色边角的典籍塞得满满当当,照片、资料、地图应有尽有,而詹洪阁表示,这还不到他收藏总数的十分之一。十几年来,詹洪阁耗费心血、旁搜广求,收藏了大量的史料和历史物证,范围从日军侵华的资料、气质、胶片到票证、红军识字课本等等。
对于他来说,最大的困扰来自于场地的匮乏。“我始终希望找到一个好地方,然而却一直未能找到,很多藏品只好暂时堆积起来,维护与展出都很困难。”詹洪阁抚摸着一册资料,感慨地说。他耗费十余年心血创办的这个詹氏史料教育博物馆现在处于半开业的状态,只当有朋友拜访、爱好者预约时才开放,“没有达到让大家都来看的目的,很是心痛。”
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沈阳古旧钟表博物馆是东北地区惟一一家由个人自筹资金建立的以古旧钟表为主题的私人博物馆。馆长、沈阳市民办博物馆协会秘书长李韬慨叹:这些年基本都在填坑。博物馆曾经在怪坡有展览,但因为父亲年老,无法承担日常维护工作只得放弃,“三农博览园是通过朋友关系在那里展览,家里也被改装成一个展馆,剩余一部分展品被外地企业借走展出了。”
对于李韬来说,办博物馆完全缘于他和父亲的业余爱好,现在博物馆收藏的展品有100多个品牌共5000多件,仅百年以上的钟表就有3500余座。“想要维持下去真的是太难了”,至今,李韬每年仍要花费数十万元在藏品的维护、保养与收购上,这些花费只能由其他收入来填补,“曾经有外地企业找到我,希望以很不错的价格接手,我当时也没有接受。”而詹洪阁则表示,对于外来的邀请,他不愿意离开沈阳,“毕竟我的藏品与东北息息相关,我希望能留在这里。”
在沈城另一家民办博物馆门前记者看到,尽管是上班时间,博物馆依然大门紧闭,没有营业。
矛与盾:
博物馆期待参观
市民不知去哪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民办博物馆的创办者大体分为三类:一是在文物主管部门有正式注册,由藏家、爱好者转变而来,开放自己的藏品让更多人一起来参观;第二种就是大型、传统的企业,会根据行业的特点开办专题类、行业类的博物馆;第三种就是挂着博物馆的招牌,以做生意为实质的商家。
作为国有、公立博物馆的补充和完善,民办博物馆非常期待观众的参观。“尽管现在不收门票,或者仅收几块钱象征性门票,前来参观的市民依然很少,门庭冷落车马稀。”李韬说。而另一方面,记者却发现,很多沈阳市民虽有意去参观,但完全不知道博物馆在哪。
记者随机调查了20位市民,其中超过90%的受访者皆表示愿意在空闲时间去博物馆参观,但其中仅有两人知道辽宁博物馆的名字,其他18人则完全不知道博物馆在哪里,应该如何参观。
“客观来说,市民有到博物馆参观、欣赏精美艺术品或者学习历史史料的需求,但因为种种原因被限制住,而面对公办博物馆,我们依然只有羡慕的份。”詹洪阁说。相对于公办博物馆的政府扶持力度,民办博物馆大多仍处于以商养馆的状态。“决定博物馆命运的不是藏品的优劣,是否有意义,而是经商是否成功,我觉得这有些讽刺意味在里面。”一位业内人士说,“尤其对于私人博物馆来说,如果不能走向社会,发挥研究、教育的功能,形成更大的影响力,最终还是无法走得更远。”
最缺的是人才
“期待后续行动”
在《指导意见》中,明确表示专职馆长或副馆长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创办人学历不够或者事务繁忙,现在就需要聘请专人人士进行打理了。事实上,人才问题也困扰着各家博物馆负责人。“我们没有工资或者很低,根本不可能雇用到人才,导致藏品在维修、养护、研究、教育等等方面都存在问题。”李韬说。最让他心痛的一次,就是因为不明白清洗知识,导致一座做工精美的古钟上面的油画部分损毁,“这是弥补不了的遗憾。”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他们表示,设置300件(套)以上藏品并强调文物来源真实性与合法性是为了规避去年各地频繁曝出的民办博物馆藏品质量参差不齐的乱象。
“藏品数量的门槛并不高,因为沈阳目前已设立的民办博物馆,其藏品数量少则一两千件,多则上万件。毕竟要办的博物馆,不是随随便便起个名字就万事大吉。不能是简简单单的陈列,博物馆还要承担着展览、教育、研究的社会服务功能,应该有个准入门槛。”也有负责人表示,餐饮场所、居民住宅不能作为馆址有些苛刻,“毕竟现在的环境下,只能因陋就简,一旦有了机遇,才能完成大规模场馆的梦想。”
近日,记者采访了沈阳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史策。
据了解,沈阳市目前共有登记注册的私人博物馆5家,现在还有几家正在申办当中。史处长表示,作为博物馆行政主管部门,肯定会按照《指导意见》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做好民办博物馆的管理工作。“民办博物馆是重要的公益性文化设施,为了促进民办博物馆健康有序的发展,我们也正在积极进行相关调研,为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做好准备。”史策说。
“我们期待对行业进行规范,更期待后续能够相应的政策帮扶,比如像成都、西安、宁波等地出台相应的政策,使得民办博物馆得到发展壮大的同时,让沈城人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一位民办博物馆负责人说。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记者 杨仑
- 支付宝扫一扫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