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残疾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是亟需社会关爱的特殊群体。保障特殊学生的受教育权,帮助他们获得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更好地融入社会,浦东新区又有新动作。近日,区教育局与区卫健委、区残联、区民政局四方续签新一轮《医教结合合作协议(2023-2027)》,在未来五年内四部门将继续夯实医教结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医教结合专业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特殊学生及其家庭带来福音。

在浦东新区,医教结合并非新名词。2016年9月,浦东教育局与残联、卫生局三方签订第一轮五年《医教结合合作协议》,建立起浦东新区3-18岁残疾儿童青少年的医教结合保障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保障每一位特殊儿童入学、入园接受健康体检和综合评估。目前,新区已形成了长效的残疾儿童青少年的教育与康复深度融合的医教结合模式。区教育局向区残联提供各类残疾学生的康复需求,区残联每年为400余名残疾学生提供康复训练服务,区教育局对训练过程提供指导与服务。同时,区教育局定期对区内各类特殊教育教师开展培训,将特殊儿童五大领域发展性评估普及到每一所有特殊学生的学校;卫生系统定期组织有经验的医生参与孤独症等各类残疾学生的教育干预,为老师和家长提供专业咨询指导。

根据《医教结合合作协议(2023-2027)》,浦东将实现残疾儿童青少年的发现、筛查、通报、建档、安置、服务的无缝衔接,为有需要的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精神残疾(含孤独症)、肢体残疾(含脑瘫)、多重残疾等儿童提供入园、入学的健康检查、社区关爱,以及动态的医学评估和个别化的教育康复服务与医学康复服务,并为残疾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教师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等服务。

“此次四方签约,有助于浦东多层面专业团队紧密配合形成合力,为残疾儿童青少年家庭带来福音。”新区教育局副局长陈斌表示,区民政局加入医教结合合作签约,有助于完善医教结合相关工作的流程与制度,尤其是残疾青少年离开学校进入社区后,能够获得更多的融合资源支持。未来五年,浦东将进一步优化医教结合长效机制,深化教育机构与医疗机构、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康复机构的合作,提升早期预防和发现、入学评估、教育康复保健服务、社区关爱、转衔安置等全过程管理水平,并通过加强各学段残疾儿童青少年“一人一案”工作,将康复、保健服务方案纳入残疾儿童青少年个别化教育计划。

浦东新区特殊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宋翠娣介绍,目前新区共有2000多名已建“一人一案”的残疾儿童和青少年,根据评估情况,分类入读不同类型的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除了三所特殊教育学校为残疾学生提供专业特殊教育,浦东还在观澜小学、书院小学、高行小学、新场实验小学、金茂小学、宣桥学校、书院中学、新场实验中学等8所普通中小学开设特教班,全区还有100多所中小学接纳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根据《浦东新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 年)》,到明年年底,新区学前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园率要持续增长,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保持高水平,高中教育阶段残疾青少年入学率达到 75%。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