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前后对比 本文图片均来自都市快报

53岁的戴慈林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附近的小区经营钟表修理铺,作为“设计师公益改造计划”的第一次实践,中国美院学生用7天时间对店铺进行了免费改造。

戴慈林是浙江江山市人,1985年来杭州,摆摊修表已20多年。

2009年把摊位搬到距美院南山路校区500米的孝子坊一居民区内,修理铺面积不到4平方米,陈设简陋,旧桌子、小玻璃柜上堆放着各种物品。

“很多同学在戴师傅的店里修钟表、配钥匙,我注意到他热爱生活——工作台上用饮料瓶剪成的花瓶里种着绿植,瓶口一圈流苏,我们想让戴师傅在更美、更舒适的环境里工作。”中国美院研三学生张群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美院志愿者协会的7名学生决定帮戴慈林对修理铺进行改造,戴师傅同意后,学生向志愿者协会“艺公益”基金申请了近3000元的改造经费。

第一天,摄影系的裴凯虹守在店铺门口一整天,记录戴师傅的工作情况、不同时间的光线变化等。

被推翻的方案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视频了解他的工作习惯、经常使用的工具,使设计更具实用性。”负责设计的研一学生徐曦说,除了内部改造,原来的电线布局存在隐患、地面不平整,在设计时都考虑了。考虑到小区总体是灰白色调,就将店铺的白墙刷成了深灰色,并应戴师傅的要求增加了柜子,将修表工作台移到采光较好的前方,还增加了光源。

设计方案定稿后,同学们在五一假期自己施工,崭新的修理铺5月4日亮相,门头挂着开锁、配匙、修表、刻章等5块挂旗,墙上有戴师傅Q版画像和联系电话,工作台前是白色的LOGO。

“当时学生们说要帮忙改造觉得不好意思,想不到几天就改好了,自己工作时舒服,邻居也说和以前比不知好了多少。”戴慈林告诉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