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中小学开“必修课”,“小厨神”批量出炉(钟表维修课程)钟表维修学校,
央广网深圳5月6日消息(记者 彭艺娑)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其中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学段目标,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如何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实际上,对深圳的学生来说,劳动课并不陌生。此前深圳市教育局已于2021年11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明确,中小学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每学年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实施意见》将自 2022年3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到2025年,深圳将创建100所劳动教育示范学校。
记者了解到,在落实行动上,深圳各区各校已经做出了不同的探索。
例如,深圳南山区鼓励区域内的中小学校立足本土,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校文化,开设个性化劳动教育课程。一是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通过课程统整挖掘跨学科的劳动教育元素。如南山区香山里小学探索将劳动教育与数学、科学等学科学习相融合,数学课上讲“测量”,让学生实地测量种植园、开展耕地承包活动;科学课上讲“养蚕”,让学生在校园里开展种桑、养蚕、结茧、抽丝、织布活动。二是将劳动教育与学校特色活动相结合,利用学校节日主题活动和嘉年华活动等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学府中学在每年的“学府嘉年华”中开展学生劳动厨艺大比拼活动。三是将劳动教育与学校特色社团活动相结合,借助社团力量优化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如赤湾学校开设的陶泥课,大新小学开设的木工课,育才一小开设的茶树种植课,文理实验教育集团开设的钟表维修课,南山第二实验学校开设的无人机制作课等。
不难发现,深圳学校的劳动课多是以小组活动为单位,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合作和清晰分工,体验聚集力量和群体生活的优势,提高同学之间的社交沟通。同时,“因材施教”也是深圳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特点。如罗湖区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根据学生年龄段,分别给四、五、六年级的学生设置了“喷香荷包蛋”“西红柿炒蛋”“土豆烧牛肉”菜单,让孩子们逐步“解锁”烹饪技能,更有成就感。
创新劳动教育,深圳各学校还屡出奇招。疫情之下,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劳动技能,深圳有一所学校还把烹饪课搬进了直播间。今年2月25日,深圳龙华区首届中小学烹饪云端大赛正式拉开帷幕,课堂面向全国播出。玉龙学校校长黄美芳掌勺的“大美厨房·笨蛋丁丁香炒饭”课堂吸引全国48000余人观看。“笨蛋丁丁香炒饭”以珍惜粮食为主题,带着学生们在云端学习蛋炒饭劳动技能,明确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在线上直播烹饪过程中,黄美芳校长引导同学们制作出多样造型的炒饭,鼓励大家在劳动中学会创作思考并向家人分享快乐。课程播出后受到各校学生、家长的欢迎,一时间学生纷纷秀出自己独特的蛋炒饭,大家都为自己做出的美味感到快乐。
- 支付宝扫一扫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