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如果你没有一块芙蓉牌手表,姑娘是不会嫁给你的(附近的钟表维修店电话)衡阳钟表维修,
上世纪80年代,在湖南,如果你没有一块衡阳手表厂生产的芙蓉牌手表,姑娘是不会嫁给你的。

1970年,在衡阳市从事钟表维修工作的南方钟表维修社的刘光中等20余名技工,靠着十几把镊子和简单的工具,凭着维修钟表的经验和一腔振兴衡阳钟表制造业的热情,参考江苏南京手表厂生产的钟山牌手表SH2型机芯,自制部分简单零件,采取使用购自南京手表厂的主要零件的方式,先后试制组装成功5钻粗码机芯和10钻SH2手表机芯,这就是芙蓉牌手表的前身。随即成立了衡阳市南方钟表厂。
·
收到衡阳市能生产高档手表的喜报,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喜出望外。
为扶持衡阳手表工业的发展,决定对试销期内生产的衡阳芙蓉牌手表免征产品税。
·
1975年2月,南方钟表厂由江东区迁往城南区黄茶岭厂区,正式更名为“衡阳市手表厂”。首任厂长,龙良臣。

衡阳市政府组织全市骨干大型机械加工企业,冶金,探矿,建湘等10余单位举进工业大会战。为手表厂生产加工了30余台套手表零件加工专用机床,还组织调配了外汇,引进了一批瑞士等国手表加工机床设备。
随生产设备的完善,解决了手表零件加工精度和夹板加工基准眼定位等关健问题。因此试制成功防震,防水的15钻芙蓉牌手表,并批量生产。此时芙蓉表的零件自给率巳达50%。
·
1976年,衡阳市手表厂被国家轻工业部列为全国手表定点生产企业。所需生产原材料开始纳入国家计划供应。
·
1979年,衡阳市手表厂已经形成年产手表5万只的生产能力。零件自给率更是高达80%。且每只手表的生产成本为25.73元,比1976年下降了30.46%。当时每块表的售价为30-35元/块,平均每块盈利5.5元。
芙蓉牌手表因其物美价廉,不需凭供应券购买,为当时月薪30余元做广大工薪消费者喜爱,迅速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上世纪80年代初,衡阳市手表厂抓住市场供不应求时机,扩大生产批量。
1981年,老厂从黄茶岭整体搬迁至白沙洲工业区欧水岭新厂址。
·
1985年与国家轻工部钟表研究所联合研发了南岳牌,芙蓉牌新款中型手表机芯。
同时研制成功17钻防震日历手表第三代芙蓉牌手表产品。仿统一机芯的雁峰牌男表和中型手表也相继研发上市。与上海钻石牌手表厂联合推出的芙蓉牌女式手表也开始量产。
·
1988年研制成功的镀钛异形手表问世,结束了衡阳手表园头白脸形象单一的产品形式历史。各类手表产量已达25万只,上缴利税305万元。各项指标在全国生产SH2机芯的“南京产钟山牌,衡阳产芙蓉牌,郑州产黄河牌,揭阳产宝旋牌”,全国四厂中排名笫二。
·
1989年与亚州伊博公司联合研制的芙蓉牌指针,液晶双显示石英电子手表上市。1992年衡阳市手表厂年产各类手表45万只,职工人数达1215人。
到1993年实产各类手表50.46万只。各类手表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350多个县区.。成为当时湖南省内唯一的手表生产制造企业。
·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由于历史发展等诸多原因,90年代未期企业改制的浪潮终于淹没了衡阳市手表厂。最后工厂破产,整体转卖给民企生产仪表。

时至如今,幸存流传在世间的每一块停产绝版芙蓉牌手表,在用它清晰的嘀嗒声向人们述说着当年,那普通的20几位衡阳钟表维修匠人,凭着简单的工具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千回百折的拚博和叮当声中,敲出我国民族钟表制造交响乐曲中的一章。为衡阳市轻工制造业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衡阳#
哲人曰,钟表指针的旋转,可以回到起点,时间却已不是昨天。如今计时已如此方便,可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经在一穷二白的混沌中,带绐我们钟点的探路匠人。
·
通往历史发展高峰的道路,由一级级台阶筑就,当我们攀上一定的高度,不要忘记那些送我们登顶的过程台阶。衡阳手表制造史带给我们不畏困难,敢为人先,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精神。戴上衡阳制造的芙蓉牌手表,作为衡阳人倍感自豪。
举报/反馈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