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渡村访千年古渡百年古桥亭——宁波石碶街道车何渡村(镇海骆驼家政在哪里)镇海骆驼钟表维修,
海曙区石碶街道北渡村,又称道头渡,南面为奉化江,北面为南塘河,村民主姓陈、孙,2004年与车何村合并为车何渡村。早在唐代,北渡就已有渡船,宋时为义渡,过渡者免费,清至民国改为官渡,1933年,当时由“钟表大王”孙梅堂募捐扩建,孙、陈姓免费,其余过渡者要付费,北渡村的村名也是来之于渡口,过去北渡村因濒临奉化江和南塘河,水上交通发达,是一个繁华的集市,但随着陆路交通的日益发达,南塘河上的水上交通早已消失,北渡也在2013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在北渡古村,除了这个千年古渡外,其它较有名的古迹还有二桥二亭--听泉桥、还金桥、还金亭、北渡口的古亭、风堋庙以及狗颈塘。二桥一亭都是由村中富商、在上海有“钟表大王”之称的孙梅堂出资修建的,并邀请了一代国学大师--康有为以及在上海的宁波籍名人魏友模、魏友棐、方椒伯、董开章、施纯瑶、袁礼敦等书写桥额和还金亭的亭柱上楹联。
北渡的二桥一亭:听泉桥、还金桥、还金亭。
听泉桥,原名北渡桥,始建于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宋宝庆《四明志》称北渡桥。1923年,孙梅堂捐资重修听泉桥,并请一代国学大师康有为题写桥名。
该桥南北横跨南塘河,为三孔二墩石板平梁桥,南北坡呈喇叭状,桥墩用块石堆砌而成,有破水剪,桥的南面设有纤道,保存完好。
康有为题写的“听泉桥”
还金桥,单孔水泥梁桥,1922年重建,并改名为“还金桥”。
1922年,孙梅堂出资重建了还金桥(原名眺江桥),慈溪(今余姚二六市魏家桥)魏友模题写桥名。
还金桥,边款‘民国十一年重建 慈溪魏友模’,魏友模(1912-1949),慈溪明德乡魏家桥(今属余姚二六市)人,善书法。
在“还金亭”休息的时候,热心的村民给我讲了关于“还金桥”桥名来历(一个拾金不昧的故事):讲的一个奉化人摆渡到北渡村,稍事休息后起身,匆忙赶路不慎将装有巨款的袋子给遗忘了,后钱袋被北渡村一孙姓老人捡到,他便一直等候失主,将钱袋归还,又不要谢金,失主为表示谢意,在此建造了这座“还金桥”。
还金桥(原名眺江桥)在明代已有,因此这个“拾金不昧”的建桥传说可能不是真的,但“拾金不昧”的事肯定是在此发生过的,因为在“还金亭”石柱上的楹联写的也是“拾金不昧”有关的内容,如:
“积阴功以裕后人、守身如玉;行方便常师往哲、追踵还金。”
“夏邂日、冬邂风、小坐何妨踞石; 祖能作、孙能随、积功都在还金。”
“眺鄞江之南、少憩亭中、题柱且挥毫、开口何曾能唾玉;自剡源而北、偶过桥上、见财将起意、问心忽觉愧还金。”
还金亭,在还金桥的东堍,于孙梅堂出资建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由宁波籍名人方椒伯、魏友棐、董开章、施纯瑶、袁礼敦等书写“还金亭”亭柱上的楹联。
还金亭
孙梅堂撰句,由魏友棐书写(今慈城人):
揽鄞奉两地之胜,带山襟海,祖德纪怀金,登高不尽临风意;
有虞魏遗踪在望,吊古论今,人生如走马,到处宜寻歇足亭。
方椒伯((1885—1968,镇海骆驼桥桕墅方村,曾任上海总商会副会长)书写的楹联:往来闻唤渡山乡孔道揽胜看蕙江南绕它水西来。
袁礼敦(1879—1954,鄞县人):眺鄞江之南、少憩亭中、题柱且挥毫、开口何曾能唾玉;
自剡源而北、偶过桥上、见财将起意、问心忽觉愧还金。
袁礼敦(1879—1954,鄞县人):积阴功以裕后人、守身如玉;
行方便常师往哲、追踵还金。
张延章(1887—1960,宁波月湖烟屿里人) :夏邂日、冬邂风、小坐何妨踞石;
祖能作、孙能随、积功都在还金。
施纯堂(鄞县人):北瞻虞庙、西望魏塘、佳话谈还金、大可廉顽风而警薄信;
溪下桃源、潮来蕙水、清光揽沿渡、尽堪消世虑以涤尘寰。
千年北渡,已在2013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收桨停摆了(这是拍于2013年9月)。
现在的北渡渡口已被新建的奉化江防洪堤所埋(基本上是同一位置)。
原北渡渡口
古渡前的凉亭
这个凉亭应该也是一座古凉亭,在三根石柱上都刻有字,其中一根刻有“杨溙”(或为溱)二字还比较清晰。
新建的奉化江防洪堤
奉化江在北渡一带有许多“大湾”
位于转弯处的奉化江防洪堤
位于转弯处的奉化江防洪堤
奉化江与南塘河到了该段两者之间的距离突然收窄至十来米的,形如狗颈,因此,该段堤塘称为“狗颈塘”。
左边为南塘河,右边为奉化江,上面一张照片是2014年拍的,下面一张是新建的防洪堤。
狗颈塘,,为区级文物保护点,是它山堰下游配置工程,起着隔江河阴咸淡之作用,外受江潮之冲,内障大湖之流。自建塘以来,历经康熙十年、乾隆二十五年、嘉庆十一年3次大修,现基石牢固。
狗颈塘,最近一次大修为1958年六月。
现存狗颈塘,长约645米,因该段堤塘过于狭窄,为了确保牢固,全用长条石堆砌,每约二米有石钉紧扣,路面条石长约二米宽0.5米,用凹凸形扣住。
“前有隔塘,汽船缓行”,这个“隔塘”应该就是指“狗颈塘”吧。
“风棚庙”和“毓英禅寺”,右边为新建的北渡文化大礼堂。
“风棚庙”,又称为“风棚老庙”或为“外风棚庙”,因为在西杨村有“风棚新庙”,为杨氏的家庙。
“风棚庙”,始建于北宋熙宁间(1074—1085),清道光、光绪重修。因前面有狗,没敢进去。
“毓英禅寺”
新建“风棚碶”,是南塘河向奉化江排水,原“风棚碶”,建于北宋虞大宁,为五孔碶,
“钟表大王”孙梅堂的故居
“钟表大王”孙梅堂的故居
为明万历年间的陈姓翰林的故居,“翰林第”牌匾是新立的。
北渡村与狗颈塘之间南塘河边上老宅
过去这里有一座凉亭,现还剩二根石柱。
奉化江对岸的“月亮碶”
一个在竹筏上玩耍的小男孩(拍于2012年),八 年过去了,现在是个小伙子了。
- 支付宝扫一扫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