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钟表行业的革命(日本挂钟品牌排行)日本钟表质量故事,
我 知道机芯有「石英」与「机械」之分,但是「机械」这词儿听起来就像是某种上世纪的遗留古董,压根儿入不了我这种时代弄潮儿的法眼。
直到后来,我开始了解到机械机芯的精妙——石英在机械面前,永远只是个弟弟。但不可否认的是,石英机芯的发明,极大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让人们能够以一种更便宜的方式来准确地获取时间。
接下来我们就看一看,在时代的浪潮中,石英究竟如何逐步取代了机械,并反过来倒逼机械不断发展。瑞士制表行业又是怎样在打击中存活下来。
1970年代是钟表界的分水岭。
石英革命的第一炮是在上世纪60年代的最后一周打响的。12月25日,「Seiko - 精工」在日本东京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石英腕表「Astron」。这款黄金表壳的手表限量100枚,售价45万日元,相当于当时一辆丰田卡罗拉的价格。它的电池供电机芯采用8192赫兹的石英振荡器,每日走时误差精确到5秒以内。
Astron的问世,让钟表界为之振奋。不过真正有力的变革并未立即出现。精工和其他钟表品牌(一些瑞士品牌在1970年的巴塞尔表展上推出了指针石英表)需要时间来完善新技术,而后投入批量生产。直到1971年,精工才继续推出新款Astron腕表。
△ 初代精工 Astron
△ 1969年 Astron 使用的精工 caliber 35A 机芯 图源:维基百科
造成石英时代第一场轰动的是电子手表。
1972年4月,宾夕法尼亚州兰开斯特的「Hamilton Watch Co. - 汉密尔顿」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块电子手表Pulsar。这款手表有着金色的外壳,标价2100美元,配备LED(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只要按一下表壳上的按钮就会亮起,以数字显示时间。与具有传统表盘与指针的模拟式石英表不同的是,数字显示手表是完全电子化的,没有任何活动部件。
△ Hamilton Pulsar P2,金色P1的量产版——帅到连James Bond都在戴(Roger Moore,1973年《007之你死我活》)
从技术上讲,LED也有缺点。你得动用双手来获取时间(一只手戴着表,另一只手按下按钮),而且屏幕会迅速消耗电池电量。1973年,精工和其他公司推出了LCD(液晶显示)电子手表,能够持续显示时间。然而,一些早期的LCD很难能看得清。
尽管有着缺陷,Pulsar还是大受欢迎。在石英革命的第一阶段,数字表比指针表更受欢迎,LED比LCD更火。
1974年,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以一款售价125美元的产品打入市场,价格只有竞争对手的一半,这大大刺激了LED显示屏手表的需求。就这样,美国电子企业大举进军手表市场。到了1975年,美国有50多家半导体公司(比如摩托罗拉、Hughes、飞兆、英特尔的Microma、惠普等)在生产和销售LED电子表。1975年10月,「Business Week - 商业周刊」的一篇封面报道跟进了这一趋势:「数字手表:让制表业重回美国」。
△ 惠普生产的HP-01 LED电子手表
但事实并非如此。LED的供应量上升,但由于质量问题和按钮读表的困扰,需求量开始下滑,价格暴跌。德州仪器在1976年将LED表的价格降至19.95美元,又在1977年降至10美元,LED热潮宣告终结。Hamilton在1977年将Pulsar卖给了费城一家珠宝和手表经销商。到1980年,除了德州仪器之外,美国所有生产电子表的公司都消失了。
LCD技术成为电子手表的标准,生产转移到亚洲 —— 新加坡、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等地区。最大的赢家是香港。到1980年,香港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钟表生产中心,出口了1.26亿只手表,其中一半以上是电子表。
随着时间的推移,LCD电子表的价格也开始下降。电子表在价格和形象上变得廉价,于是在1976年,质量较高、定价偏贵的指针式石英表销量开始回升。这引发了石英革命的第二场大战:日本的「Seiko - 精工」对战瑞士制表。
所有的日本钟表公司都采用了石英技术,但精工是无可争议的领军者。同在东京的竞争对手西铁城在当时的规模要小得多,营收只有精工的四分之一。(卡西欧的石英表成就主要体现在后来才问世的G-Shock系列。直到1978年,卡西欧才推出第一款LCD电子表。)
没有其他品牌像精工那样狂热地拥抱石英技术,把指针式石英表和数字式石英表轮番钻研。继Astron之后,精工于1972年推出了全球首款指针石英女表。随后,又带来了一系列的LCD领域首创:第一块带6位数显示的LCD手表(1973年),第一块多功能数字手表(1975年)。
精工不断开发和改进石英技术,也正是这样的技术优势让精工在LED热潮中存活下来。当时的销售人员和零售商都请求总部多产LED手表,但精工拒绝了,因为他们的调研显示LED是一个糟糕的赌注。相反,公司加倍努力开发起LCD。1985年哈佛商学院一篇关于精工的报告指出:「到1975年,精工已经投资建立了生产集成电路、电池和液晶面板的工厂。员工为适应新技术接受了再培训。精工还增加了自动设备的投资,以实现大批量、自动化生产。」
△ 1978年精工LCD太阳能闹钟计时表。 精工率先推出了一款6位数的液晶手表 —— 精工石英LC V.F.A. 06LC,它的液晶显示屏由精工爱普生公司开发 图源:维基百科
所有这些都得到了回报。到1977年,精工已经成为全球收益最高的钟表公司。根据哈佛商学院的研究,1977年精工的手表收入总计7亿美元,产量为1800万只。「Timex - 天美时」位居第二,在单位产量(3500万只)上遥遥领先,但在收入上却远远落后(4.75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精工同时开发指针式和数字式石英表的决定被证明是非常明智的(美国电子表公司忽视了指针表,而瑞士公司大多忽视了数字表)。到1979年,全球销售的石英表中约有一半是指针表,一半是数字表。在数字表中,80%以上是LCD表。「商业周刊」在1978年6月5日的一篇名为「精工的碾压:石英表制霸全行业 」的封面报道中宣扬了精工的成功。
「作为一家强大的日本钟表制造商,精工母司K.Hattori & Co.在经历了十多年的营销动荡和内部纷争之后,已经成为市值60亿美元的世界钟表业中无可争议的王者。」《商业周刊》写道。
「展望未来,精工管理层坚信,它将继续在其他同行的追赶下乘风破浪。」此处的「其他同行」 显然指的是瑞士制表公司。
对于像精工这样单一的某个大公司来说,从机械表转向石英表是一回事;对于整个行业、尤其是品牌较为零散的瑞士来说,则是另一回事。瑞士曾经有两个大型制表商集团:以「Omega - 欧米茄」为代表的「SSIH - 瑞士钟表工业联合公司」,和「Longines - 浪琴」所属的「ASUAG - 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
△ 欧米茄手表中的两款早期Beta 21石英机芯。虽然1967年CEH「Centre Electronique Horloger - 电子钟表中心」就测试了第一批Beta 1原型,1970年约有20家公司推出了第一批Beta 21手表,但瑞士的量产石英表交付严重滞后
1977年,它们分别是世界第三大和第四大钟表企业,合计销售额为5.45亿美元。行业的其余部分由数百个品牌组成,其中大部分品牌使用来自一千多家小生产商的零件制作自有产品。小企业们期待着大集团带领他们走出危机,但这并不容易,在石英表的冲击之下,所有品牌的销售额都在下降。
最终,瑞士人意识到,解决危机的办法是对行业进行全面重组。1978年至1985年间,Ernst Thomke和Nicolas G. Hayek Sr.两人联手对行业进行了必要的痛苦改革。
△ Nicolas G. Hayek 图片由宝玑提供
Thomke首先行动。1978年,ASUAG聘请他对Ebauches SA进行重组,该部门为其16个品牌和许多其他品牌制造机芯和零件。他将Ebauches的各个子公司精简和重组为新公司ETA SA。他削减了生产成本,大刀阔斧地裁员(到1982年,员工从20,000人减少到8,000人),并推动ETA转向生产指针石英表。这促成了瑞士在石英酣战中的第一次胜利。
1978年,西铁城推出了世界上最薄的手表Exceed Gold,表壳厚度为4.1毫米。同年晚些时候,精工以2.5毫米厚度的手表超越了它。1979年1月,瑞士的ETA以一款名为「Delirium」的手表震惊了钟表界,其厚度仅有1.98毫米(它首发于美国,归于Concord品牌名下,因为Concord老板Gedalio Grinberg慷慨资助了为研发机芯而捉襟见肘的ETA)。
精工以更薄的手表进行反击,但ETA已做好万全的准备:它通过发行另外三款Deliriums赢得了最薄手表之争。最终的Delirium IV表壳厚度达到惊人的0.98毫米,至今仍是有史以来最薄的手表。
△ 蒂芙尼Concord Delirium的早期广告 图源:维基百科
Delirium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它向世界表明,瑞士已经掌握了石英技术,能与日本制造商匹敌。事实上,瑞士石英表凭借典雅的超薄表款在中高价位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Cartier - 卡地亚」、「Raymond Wei - 蕾蒙威」、「Gucci - 古驰」、「 Ebel - 依柏」和「Concord - 康科德」等品牌都在其列。
但这还不够。SSIH和ASUAG仍然持续亏损。一些银行财团不得不对这两个集团进行救助,以拯救瑞士第三大出口行业。在1981年至1983年的一系列救援计划中,瑞士的各大银行向制表行业注入了超过5.5亿瑞士法郎。
在这场危机中,银行求助于瑞士顶级咨询公司Hayek Engineering的老板Hayek。银行委托Hayek拿出一个钟表业振兴计划。
1983年,Hayek提出了一个激进的方案,将两个集团合并为一家公司,并将品牌从生产环节剥离,所有的生产工作都集中到ETA SA。以前自主生产机芯的品牌将只专注于设计、营销和销售。银行接受了这个计划,并聘请Hayek进行执行。
新公司被称为SMH,英文为Swiss Corporation for Microelectronics and Watchmaking(瑞士微电机与钟表制造工业公司 —— 请注意,微电子技术被置于钟表制造之前)。这就是今天的「Swatch - 斯沃琪」集团。
△ 1983年原版Swatch手表的详细规格图 图源:《W.B.S Swatch手表藏家指南》
这样的变革是有原因的。在Delirium手表大获成功之后,Thomke和他的团队开始了一个秘密项目,他们称之为 「Delirium vulgare」,意思是「大众的Delirium」,计划让ETA利用为Delirium开发的技术制造一款平价的指针石英表,在低端市场上实现瑞士制造的逆袭。
20世纪70年代初,瑞士人曾以Pin-lever机械机芯主导了这一市场,但却被廉价石英表所取代(1970年,Pin-lever,或者叫Roskopf机芯占瑞士产量的44%)。Delirium vulgare有希望夺回部分市场。
在制造Delirium时,为了节省空间ETA取消了机芯的底板,将这个部件直接连到表壳背面。他们准备在新产品上也这样做,但不是为了节省空间,而是为了节省成本。出于同样的原因,表壳也将由塑料制成。ETA打算将成品直接卖给零售商,尽管零售价只有35美元,却也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Thomke面临的问题是,他需要投资。银行厌倦了对钟表业的救助,拒绝了。Hayek出面时,Thomke向他展示了Delirium vulgare这一秘密计划。有了Hayek的支持,问题迎刃而解 。1983年,ETA以Swatch为名推出了塑料表,一夜之间风靡全球。Swatch震惊了钟表界,没有人预料到瑞士厂商会在低端市场出击,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他们的人力成本高昂。
△ 1983年的初代Swatch手表 图源:swatchandbeyond.com
Swatch标志着瑞士表在石英危机中的转折点。石英技术曾经给行业造成严重的打击。到1985年,钟表业的就业人数从1970年的89,450人下降到32,000人(1988年跌至谷底,为28,000人)。1974年至1983年间,瑞士手表产量从创纪录的9600万只下降到4500万只。
但就在Swatch面世两年后,产量已回升至6000万只。当年瑞士手表出口量的80%是石英表,其中42%是塑料表。这就是Swatch效应。
更重要的是,在1983年遭受亏损后,新的SMH集团势如破竹。钟表帝国绝地反击。1988年,人们口中的 「Swatch先生」 Hayek顺理成章地将SMH更名为Swatch集团。
△ 1970年,「Rolex - 劳力士」推出Ref.5100,配备自产石英机芯
石英技术没有停止进步。如今,像「Breitling - 百年灵」和「 Grand Seiko - 冠蓝狮」 这样的品牌提供了新一代的所谓 「Super Quartz - 超级石英」手表,精确度极高。太阳能或光动力技术(如西铁城的Eco-Drive)和运动驱动的电能技术(如精工的Kinetic)消除了更换电池的麻烦。「Junghans -荣汉斯」 和「Citizen - 西铁城」在20世纪90年代率先推出了无线电控制手表,可以接收原子钟的时间信号。后来又有了接收卫星信号的 GPS 手表 —— 首款产品是1999年的「Casio - 卡西欧」PRT-1GP。
石英技术对钟表界的渗透性影响最直接地体现在石英表每年的产量上。根据日本钟表协会的统计,2015年,手表的产量为14.6亿只。其中,石英表14.2亿只,占总数的97%。指针石英表占81%,数字石英表占16%。
钟表爱好者喜欢机械表,欣赏的是它们的复杂性、艺术性和稀有性——这些原因千真万确,然而在精工推出Astron近半个世纪后,钟表界几乎已被石英表完全占领。- 支付宝扫一扫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