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父爱

作者:张凤银

在上世纪70年代,我家没有挂钟,全家人都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姐姐哥哥上班或者上学念书,都是一个小闹钟。从小叫我起床的就是我的父亲。

父亲起得很早,他喜欢晨练,跑跑步,打打拳。在学校上课要求的时间里,我从来没有迟到过一次,都是因为父亲给我的生活习惯。冬日漫漫长夜,每到早上6:00左右他准时起床。父亲不开灯,悄无声息地下了炕,将被子给我加盖上。我被父亲盖被子的声音弄醒,清晰地看到父亲在黑暗的屋子里弓腰的身影,父亲把晚上准备好的劈柴拿到炉子前,“嗤”的一声听到父亲划火柴的声音,接着就是炉子里噼里啪啦火红火红的光,一闪一闪跳动着的火苗,外面的天气还黑黢黢的,气候十分寒冷……

“狗狗(我的小名)起床吧,念书的娃娃们都开始走啦……”父亲一边勾着身体给我烤着馒头,一边喊我起床。接着父亲拿着我的棉裤翻过里面烤来烤去,等着我起床……我还想睡一会懒觉,刚刚迷糊一会儿,父亲又在喊我,一次又一次……直到把我叫起来,给我递上烤得暖烘烘的棉裤和棉袄!母亲也起来给我凉了一杯水。

“狗狗!娃儿们都走完了,快给妈妈起来吧!穿上衣服,上学去了……”母亲说着给我准备书包和红领巾。父亲轻轻地摇摇我的手,告诉我馒头烤好了。睡眼朦胧的我一骨碌爬起来,不慌不忙的起床,洗脸、漱口、吃爸爸给我烤的糊嘎嘎,吃饱拎着书包上学去……

一路上,我感觉有点冷,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父亲就在我的背后看着我呢!我偏不回头,让这种感觉陪着我到学校…… 学校离我家不远,到了学校的大门口,我回头再看看有没有爸爸送我的身影……

一阵急促的上课铃声敲响了,我没有迟到,我从来都不迟到……当看到那些迟到的学生在门外罚站时,我的心里一阵庆幸,多亏父亲把我催醒,否则我也一样罚站!每次回到家里,我好奇地问父亲是怎么把握时间的,为啥把时间掐的那么准。父亲的脸上掠过一丝自豪感,乐呵呵地对我说,他是根据“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的一般规律,看太阳在天空中升的高低,阳光照射在大地上的阴影位置,譬如阳光照在房檐、窗口、台阶的面积大小和角度……天气阴晴、月亮圆缺,节气的交换变化……公鸡打鸣时间长短和次数……这些都是掌握时间的必然规律。父亲说:“人姓孤,万事难不住;人自由,万事皆忧愁。”父亲上班,从不迟到,只要是白天看人影的高低、歪斜就八九不离十地估摸出几点钟来……听了父亲的话,我恍然大悟,父亲常年累月摸索出来的经验,不逊于那些科学家!

过去每天晚上父亲看着窗外的月亮照着邻居院子里的大树,然后给我讲故事,战国时期孙膑、庞涓的故事,我至今不忘;父亲说每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他说讲故事就是学习知识的时候,然后我特别认真地听着父亲讲得栩栩如生。父亲非常喜欢讲历史故事,我也特别喜欢听,每天下学回来赶紧写完作业,等着父亲下班后可以给我讲一个故事,父亲讲的故事特别有哲理性、也特别实用。好多的故事都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比如“三人行”“三思而后行”“金蝉脱壳”“苏秦智激张仪”“孝庄太后滴水穿石”“曹操隔岸观火灭袁氏”等等太多太多的故事让我回味无穷。

现如今,父亲已经离开我们12年了,想起童年的时光,仿佛父亲仍然还活在我的身边。父亲就像是我人生的一块钟表,永远催我奋进,让我懂得珍惜时间,勇往直前……

作者简介:张凤银,70后作家,自由撰稿人,一个执着的文学追梦人。曾经在《内蒙古经济报》社做记者,在职期间除了发表新闻稿件以外,还发表文学作品。现在是内蒙古方圆钢结构有限公司的股东。路易芬妮美容院院长。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内蒙古的各大报刊,同时是江山文学网和星光文学网的网络写手。部分作品在个人博客上发表。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