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安市淮安区,有一条狭长的小巷叫“双刀刘巷”,它南接西门大街,北至高公桥,东与府市口、淮阴市碑隔河相望,西边则是西长街。这条古巷曾被改名为“双桃柳巷”,现在又恢复了原名。小巷名从何而来呢?原来与一个保家卫国的故事有关。 

  据当地传说,在南宋的时候,楚州(今淮安市大部属楚州)城里有个姓刘的壮汉,他精通武艺,胆识过人,用着两把大刀,人们就给他起了个响亮的外号叫“双刀刘”。

  当时,楚州是宋金边界,经常受到金兵侵扰。“双刀刘”是个热血男儿,他组织起一支义兵,精心操练,协助官军守城。有一天金兵从涟水出发,过淮河,如潮水般向楚州城直扑过来。城内军民只好紧闭城门,死守待援。到了夜里,金兵摸黑从城北角楼东侧渡过护城河,攀墙而上进入城内,守城的官兵拼死抵抗,伤亡越来越多,情况十分危急。“双刀刘”就在这节骨眼上,把义兵分成两队,在当时的巷子南北两头埋伏好。当金兵从北门大街快攻到府市口时,“双刀刘”一马当先,杀得金兵抱头鼠窜,全歼入城之敌。因此,楚州人民对“双刀刘”十分赞佩,就把义兵埋伏杀敌的巷子更名为“双刀刘巷”。

  不过关于此巷,还有另一种说法。

  据说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多次进攻淮安,焚杀抢掠,无所不为。状元沈坤母亲去世,他在家守孝。他看到家乡受到倭寇侵略,便变卖家产,募集兵勇组成一支民兵,与敌作战,人称“状元兵”。

  状元兵曾配合巡抚李遂在淮城、柳浦湾、姚家荡一带大败倭寇,歼敌无数。其中有一位不知名的英雄,姓刘,善使双刀,杀敌英勇,人称“双刀刘”。为了纪念他,将他所居住的地方改名“双刀刘巷”。

  两种传说哪个更符合史实呢?淮安市志办研究员李想表示无疑是第二种。因为“双刀刘巷”在现留存最早的淮安地方志——明正德《淮安府志》中并无记载,最早出现在明晚期的天启《淮安府志》中。按照历史逻辑,如果“双刀刘巷”在南宋已经存在,较早的正德《淮安府志》中不可能不记载,而在近百年后的天启年间才记载下来。因此,“双刀刘巷”的成名理应在明正德之后,而沈坤带领“状元兵”血战倭寇,守卫家乡正是在这个时间段,所以相较而言,第二种传说更合乎史实逻辑。

  “其实无论哪种传说,‘双刀刘’都是淮安本土勇士的代表,抗击敌寇,守土有责。我想这也是‘双刀刘巷’能在淮安成名并延续数百年的原因。”李想说。

  巷口那座桥,曾名为“大胜桥”,现在改为“大圣桥”。

  桥上还有一段关于“大圣桥”的介绍:“淮安楚州是《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故乡,吴承恩在写作时将家乡许多神话传说和名胜典故融入小说《西游记》中,淮河‘水猿大圣’无支祈成为孙悟空原型,大圣桥和桥侧大圣庙是孙悟空封为‘齐天大圣’的由来。此桥即为‘水猿大圣’纪念遗址——大圣桥。”

  据了解,无支祈(又名无支祁)是中国神话中的水怪。它的形状像猿猴,塌鼻子,凸额头,白头青身,火眼金睛。常在淮水兴风作浪,危害百姓。大禹治淮水时,无支祈作怪,风雷齐作,木石俱鸣。禹很恼怒,召集群神擒获了无支祈,用大铁索锁住了他的颈脖,拿金铃穿在它的鼻子上,把它镇压在淮阴龟山脚下,从此,淮水才平静地流入东海。

  现在,双刀刘巷已经被淮安市政府公布为淮安历史街区。巷子南北大约一百多米。其巷庭院深深、古风犹存。仍保留有大量的古民居,不乏一些高官显贵的旧居,其中就有北洋政府时期的武昌县知事裴楠(清末福建船政大臣裴荫森的孙子)的旧居、清代作曲家周白民的书斋以及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社团“琢社”的创办人郝楚白宅第。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链接:“寻迹江苏老地名”专栏由新华日报和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联办,在《人文周刊·文脉》版、“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交汇点文化频道、“紫金文艺头条”微信公众号推出,邀您撰文探索江苏各地的地名文化,共同讲述地名背后的蕴藏的江苏故事(投稿信箱:454891013@qq.com)

  编辑: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