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天目新闻

一个山庄,半部清史。《钟鸣盛世:紫禁城和避暑山庄藏钟表联展》正在北京故宫展出。

钟表是清代宫廷丰富典藏中非常特殊与珍贵的门类。紫禁城和承德避暑山庄历史上都曾收藏陈设过大量自鸣钟表,同根同源,难分彼此。

4月19日,天目新闻记者在展览上发现,在这里,我们能透过中国三百年钟表史听到“时光的故事”。

木楼式时刻更钟

出自清宫造办处的木楼式时刻更钟,表盘显示系统虽是罗马数字,盘面却还有5个明显的上弦孔,代表了中国的计时系统“打更”。东方的“更时”与西方的“钟表”,在这件更钟上结合得完美无缺,也体现了中国和西方交流的故事。

在清代,除了宫廷造办处,广州和苏州是两个生产自鸣钟的重要基地。

其中广州是中国最早接触自鸣钟的地方,亦是清代民间机械钟表制造的重要中心之一。广州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加上康熙中期下令开放海禁,使广州成为当时中西方贸易的中心,大量由外国进口的西洋钟表在当地集散。另外广州本土也生产机械钟表,并于乾隆时期成为中国钟表生产的重要基地。

从清宫现存的藏品来看,广钟最突出的特点是其表面色彩鲜艳的“广珐琅”,有黄、绿、蓝等颜色。另外,广钟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外型多为亭、台、楼、阁等建筑式样,或为葫芦、盆、瓶等具有吉祥含义的器物形状。

苏州,是清代民间钟表制造的重要中心之一。苏州的钟表制造直接源于周边地区钟表业的发展,是其所处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苏州钟表品种比较单一,主要产品是江浙一带非常流行的插屏钟。这一点,天目新闻记者也在展览展出的“苏钟”得到了确认,清代苏州钟表,大多简洁、简约,代表了江南文化。

据了解,展览将开放至5月8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