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觉醒年代》用一种出人意料的姿态走进了公众的视野。区别于过往献礼片的少人问津,告别了刻板说教,《觉醒年代》摇身一变,成为了思想性与美学效果并存的爆款剧,高开高走,完结时豆瓣评分定格在9.1分。

我们印象中的正剧,剧情总逃脱不了:默默无闻——刻苦学习——民族有难——投身革命这几个熟悉老套的步骤。那些在历史上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伟人,影片固然展示了他们艰苦卓绝的成就,但在思想性和政治性上保持了高度的正确。

《觉醒年代》的立意角度便跳出了原有的条条框框,从过往影视行业从未涉及的思想领域全面展开。不过这样的选题方式也带有极大风险,思想意识看不见摸不着,怎样通过镜头语言去展示呢?细节处理稍有不慎,就变成了空喊口号的尴尬对白。然而编剧用诸多巧妙的方式解决问题,通过展示论辩,创办杂志,开展讲座,还原外交场景等等手段,将润物细无声的思想转变过程条分缕析,在观众面前生动诠释。

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我们会对片中的人物保持天生的距离感。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蔡元培,无一不是新文化运动的巨匠。可他们总是站在神坛上,我们只能仰望,遥不可及。而《觉醒年代》从开篇第一集就在巧妙地消除观众对人物的距离感,衣衫褴褛的陈独秀去拜访远在日本求学的青年李大钊,看到我们心目中的领袖也和我们一样在争辩与困惑,天然地赋予观众更好的代入感。

《觉醒年代》也放弃了大跨度的宏伟历史叙事,43集的篇幅集中火力在1915-1921这六年时间里,追求人物的毫发毕现和事件的立体展示。与单线条的叙事方向不同,《觉醒年代》在人物的塑造上追求真实与生动,我们都知道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但是否了解他儿子之间的复杂微妙情感?我们也听说过辜鸿铭在北大校园里特立独行,可是否清晰新旧两派争端的激烈?蔡元培三请陈独秀,顾维钧巴黎维权,鲁迅挥笔作《狂人日记》……剧中的“名场面”信手拈来,或正直、或狂傲、或偏执,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绝不单调。

《觉醒年代》里诸多意象的表达,如蚂蚁、钟表、骆驼、街头艺人的反复穿插,蒙太奇的大量运用,这在历史正剧里是少有的。而一切艺术手段、外部技术的运用无疑都是在剧情和表演的基础上锦上添花,影视创作需要艺术手法,需要创作者包含情感的表达,但同时不能忽略《觉醒年代》对史实的考据,人物细节的把握,在严丝合缝而不失生动的剧情推进中,展示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思想觉醒画卷。

文/仲阳(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