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

3月1日至2日,以“加速航线维修航材互援机制运用”为主题的第27届民航飞机航线维修暨航材互援年会(以下简称“年会”)在成都双流拉开帷幕。在两天的会期里,航空维修业专家和供应链企业齐聚,共同谋划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介高端设备 展开专业对话

本次年会邀请到了政府主管部门、海关、飞机维修单位、航空公司等单位行业权威专家、企业代表等400余人参加。这是一场专业度极高、针对性极强的行业性会议。

本次年会推介了民航飞机维修高端化设备。比如,一架飞机有上百万个零部件,如何对故障提早预警?要辅助解决这个问题,可通过一种油料光谱仪,检测飞机上的润滑油、冷却液、工业循环水等样品,进而判断大型装备磨损、密封、过热等故障程度及故障发生部位,对重大故障早期预警。

除了油料光谱仪,还有三维扫描测量内窥镜、孔探仪、超声波泄漏仪、航电综合测试仪等各种航空维修专业设备推介。

同时,针对飞机维修领域的热点话题,现场进行了专业对话。行业专家、学者、重量级企业嘉宾围绕民航业纾困政策解读、国产民机运行支持、航材供应链管理保障措施、维修数字化平台运用、发动机维修的机遇、国内航材大循环、工业机器人在维修方面的运用、远程维修技术的发展、实践经验与成果分享、趋势分析与解读等热点议题展开充分交流。

专业人士看好成都航空维修业

“疫情对民航运输业的影响显而易见,对汉莎技术的产业布局和长远谋略也造成了波动。”德国汉莎技术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王昕表示,目前公司已经重回正轨,正在考虑对中国和亚太地区重新布局,“成都是我们产业布局的首选城市之一。”

王昕提到,汉莎技术很认可落户在双流的空客飞机全生命周期项目。它将带动飞机产业链体系平台化、网格化的共生,吸引上下游大批航空企业聚集,航空维修业是这条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

论坛承办单位Ameco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将在稳住国内业务内循环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国外的外循环,实现内外双循环的健康机制。与会企业表示,通过此次会议,无疑将促进民航业的恢复和发展。

这场航空维修产业的全国性高端会议,为何选择在成都举办?

“论坛希望汇聚国内航司的航线维修和航材互援方面的专家和供应链企业,推动民航企业在售后服务产业生态圈的建设。”中国航空学会上海会员工作站副站长李然表示,本届论坛落户成都双流,主要考虑中国商飞在双流设立了四川分公司,国产民机的第一家用户成都航空也坐落在中国商飞大飞机示范产业园。同时,今年中国商飞的C919即将商业运营。

“市场是最有决定权的,市场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成都的市场无须担心。”王昕对成都航空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