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上的手表没变,但那转动的指针,却在不经意间,悄悄地将我们的生活改变。从国产表到进口表,从怀表到手表,从发条到机械……无论钟表的样式如何变化,唯一不变的是表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它能记录某一刻发生的事情。指针不能“滴答滴答”了,就要找修表师傅去修理,而现在的“修表匠”越来越少,12月14日,记者来到济南亨得利老字号,了解修表匠的故事。

“从事这个行业33年,1984年就开始做这一行,”这个老修表师傅叫做李忠,今年已经49岁了。

“招工之前也不会,来到这里以后现学。那时候也有师傅带,也有师徒制度,师傅就像父亲一样,师娘也会叫到家里帮帮忙。”

年至半百的李忠给记者讲述了曾经当学徒的时候修表的故事,“当时有一块表,修的时候,表内擒纵叉的部分断掉了,师徒齐心,给它重新做了一个。”这个说起来简单的故事,而大家不知道,擒纵叉是控制表快慢的一种器械,“擒”指的是控制,“纵”则代表释放,而这个擒纵叉的叉,只有0.8毫米宽。可想而知,这个做一个擒纵叉的难度。

李师傅拿出工具,“这样就好理解了,看看我的工具,这是个钻头,这个钻头30丝,100丝是一毫米。”用肉眼完全看不到这个小钻头上面的螺纹,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出。

“我跟着师傅学了三年。三年以后出徒,出徒就是自己能修了,能独立完成修表工作了。”李忠说,“1988年就可以自己干了。1986年去上海学习过,毕竟有些表这里修不了,要去上海充充电,来来回回在上海也呆了近半年时间。”

从国产表到进口表,从怀表到手表,从发条到机械。表的更新迭代很快,老字号的人手艺也与时俱进。“前段时间就碰见一个结构上没见过的表,有一个卡地亚手表,擒纵轮坏了,这个零件价值1900元人民币,而且从原厂进,短时间无法到货。然后我们就琢磨,自己做了一个齿轮尖,完成了任务,比预期交工提早了两个月。”

说着,李忠往背后一指,“看看墙上挂着的这些,这些表都有年头了,左上角那个是个天文钟,一百多年了。”

谈得兴起,李忠让记者等一下,去拿一个“宝贝”。

“这个航海钟是一战时期的表。朋友买来的时候是坏的,修好了以后我收藏起来了。”李忠说着让记者看旁边的一张纸,上面写着:红色奖章,国际展览会,1867年。

“现在亨得利也有师傅和徒弟,看看,年轻的又上来了,我们这一帮也快淘汰了,以后后继有人啊!”李忠笑了笑说。

“当时接了这个表修理,如果是修不好,直接就卷着铺盖卷走人。只要接单,必须修好。”李忠的这句话也是老字号品牌扎根人们心中的重要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