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少弟向记者介绍当年下海卖表的故事。

重庆市渝中区枇杷山正街221号12楼,68岁的马少弟在这里住了近30年。大部分时间,马少弟上下班只是一个上下楼的距离,在枇杷山正街221号11楼的美达实业有限公司里,他见证了窗外的南区路江边从一片森林发展成高楼林立的城市,也见证重庆钟表业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最终回归本土品牌的全过程。

和马少弟见面,是在大雨滂沱的5月22日,他一眼认出了记者手上佩戴的山城手表,“你这样的年轻人戴重庆人自己生产的手表,很好啊。”

听记者说是因为“怀旧”,他叹了口气,“要是人人都怀旧,山城表的发展就顺多了!”他继续说道:“我进入钟表行业那年,重庆发生了一件大事——山城手表正式投产。”

山城表

入行、下海都和它有关

1974年,在巫山当了5年知青的马少弟回到主城,被分配进入重庆市轻工业学校学习钟表专业。那时的马少弟,梦想是当一名车工或者钳工,“有技术,未来就有希望。”

1976年,马少弟被分配到重庆钟表厂,成为一名车工,那一年,重庆钟表厂的龙头产品“山城手表”正式投产,并迅速名噪全国,“要是谈恋爱男方能拿出一只山城表,那就是身份的象征。”3个月后,马少弟被调到管理部门,那时候,一只山城表卖90元,而他的工资,只有31.5元。

1982年,马少弟女儿马瑜已经1岁多,和妻子、丈母娘一家四口住在解放碑附近一间十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在四川财经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前身)进修时,一次,他花了超过1/3的月工资,也就是12块5,坐火车回家探亲。

打开家门,昏暗的灯光下,妻子坐在凳子上给童装绣花,地上摆了几十件散乱的童装,丈母娘在理线,女儿坐在童装堆里,配合着外婆晃着手里的线球。

马少弟知道,妻子要给每一件童装绣上两朵花,一件三毛钱。“我们真的就要这样活着吗?女儿又有什么错呢?”站在门边,32岁的马少弟大哭出声。

马少弟多次提出辞职,但接连被厂里拒绝,全家人也很反对。1984年12月,机会来了,四川省政府允许国企发展第三产业,公司同意了马少弟辞职,让他挂着重庆钟表厂商行的牌子卖手表。在解放碑八一路,马少弟的“利达商行”开业了。

开始的时候,马少弟的商行不仅卖手表,还有毛巾、牙刷各种百货,半年后生意渐渐好转,他又开始主营手表。从厂里拿出来的表,他每一只只挣10块钱。

从1986年开始,山城手表不好卖了。经常有人拿着走私的日本手表售卖,一块表五元,远比几十块钱一只的山城表实惠。

1987年,马少弟思考着转型。这时,已经严重囤货的重庆钟表厂决定将一万只手表以每只40元的低价批给马少弟,请他想办法销出去。

马少弟借来公司的吉普,开着车从重庆到四川,再到云南、湖北,沿着地图一个县一个县地兜售,每只手表只赚一元钱,而且可以先货后款。那一年,马少弟基本都是在吉普车上度过的,但客户慢慢积累后,他的批发生意也开始顺风顺水,逐渐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手表批发商。客商最多的时候,马少弟在高端酒店开招商会,全国各地来了200多家客商。

198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1989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开始对私营企业的登记注册工作。

看到这个消息,马少弟激动了,“我多年的梦想,拥有自己独立的企业,终于要实现了。”同年,马少弟摘下了重庆钟表厂的挂牌,注册了“重庆美达实业有限公司”,成为了重庆第一批私营企业。

也是在那一年,马少弟买下了枇杷山正街的两层小楼,就是现在美达实业的地址,每层楼150平方米,每平方米1100元,二楼是家,一楼是公司。

在这里,马少弟的钟表事业开始放眼全球。

“欧米茄”

开了重庆首家高端代理店

上世纪90年代,中国逐步开放进口,即使国外进来一块香皂,也会引起人们的疯抢。在这样的冲击下,中国的钟表企业大片倒闭,批发国产手表的马少弟,也在酝酿着一场改变。

当时,一些人开始接触瑞士表,惊讶于它们的精美与高级,中央电视台也经常放雷达表的广告,虽然买不到实物,重庆人却已经心向往之。1997年,解放碑的地标性建筑大都会开业,许多重庆人早上没开门就在那排队等着,以便能第一时间感受商场的奢华。

马少弟的重庆名表城和珠宝金行就在大都会一楼进门最显眼的位置。名表城里的柜台上,各种国外的高端手表让人大开眼界,价格也让人们望尘莫及,但那时,马少弟售卖的名表都还不成规模,直到1998年,一名金发碧眼的男子走进重庆名表城。

男子从包里拿出了几块金表,马少弟认出来,那是瑞士名表“欧米茄”。男人介绍说,自己是欧米茄总公司来的,希望能在名表城设立专柜。

男子的表情让马少弟回想起多年前到各地推销“山城手表”的自己,当时的中国就像是一个还没人动过的大蛋糕,瑞士厂商们迫切地希望打开这个市场。

最终,欧米茄成为重庆名表城第一个拥有专柜的品牌,上架第一个月,就卖出去两三只售价两万多的金表。受和欧米茄合作的启发,马少弟又在大都会一楼进门的位置,开了重庆第一家高端钟表品牌代理店——欧米茄大都会店,随后的多年,该店的营业额年年上升。后来,他将浪琴、萧邦等多个国际高端品牌也带入重庆。

2007年底,重庆奢侈品市场突然出现了一件足以震惊全国奢侈品大腕的事情,马少弟更是做了全国都没人做成的事,他的公司一口气将全球最大钟表制造商瑞士swatch(斯沃琪)旗下的三个最高端品牌———宝玑、宝珀、格拉苏蒂全部引入重庆。至此,包括欧米茄、浪琴等在内的瑞士swatch旗下的8个世界顶级品牌名表全部进入重庆,其中有7个品牌由马少弟一家代理商独揽。

“劳力士”

打开解放碑奢侈品大门

2018年2月,很多人发现,解放碑顶上那个大钟,被换掉了。过去十多年,解放碑顶上的钟都是“劳力士”,很多重庆人在给外地朋友介绍解放碑时,总会指着钟面特意强调,“你看,劳力士的哟,准得很!”

劳力士,是大部分普通人对于奢侈品手表的认知,而在解放碑脚下开了十年的劳力士旗舰店,也成为很多重庆人的记忆。

劳力士进入解放碑,也是在2007年。为加快解放碑商业步行街的商业升级转型,重庆渝中区政府率团专程去了香港、上海,和劳力士官方洽谈,马少弟就在代表团里。

那时,欧米茄在重庆卖得风生水起,代理公司美达也有了品牌口碑。最终,劳力士官方授权给了美达公司。当时的渝中区政府也诚意十足,给了劳力士全重庆最好的店铺之一,就在解放碑的脚下。

2007年,解放碑老钟的合同到期,马少弟找到了劳力士的上层,“这是个机会,重庆最重要的地标用的是劳力士,得是多大的宣传?”

最终,“劳力士”捐赠出一套时钟,表示愿为重庆渝中中央商务区作贡献。当年12月13日上午,上海空运来的四个劳力士大钟抵渝。中午时,分批运进解放碑碑内。安装结束后,曾在夜间照耀钟面、藏在玻璃钟框内的日光灯退出历史舞台,改由电子管发光投射钟面。

在劳力士进入解放碑以后,Gucci、LV等国际奢侈品牌,开始纷纷入驻解放碑。

一个轮回

认准山城手表的“芯”

大都会离开了解放碑,经营十年,劳力士也离开了渝中,马少弟也在近几年和过去代理的多个品牌和平分手,“时代在变化,品牌代理越来越难做。”已经60多岁的马少弟,和已经能够独当一面的女儿马瑜,开始酝酿新的变革。

变革开始于阵痛。2016年以后,美达公司连年亏损,过去重庆范围内的44家店面,缩至4家。

怎么办?马少弟再次寻求出路,“过去几年都是引进来,现在该走出去了。”

在马少弟的办公室里,每一样东西都有十年以上的历史,除了放在沙发上的三张效果图,那是美达公司现在所在的枇杷山正街221号大楼的改造图,图上,12层的大楼外是璀璨的蓝色玻璃外墙,大楼顶端是美达实业四个字。大楼的一出口,就在南区公园路上。

枇杷山正街改建后,马少弟就通过购买得到了这栋大楼的所有权,目前,大楼基本腾空。在马少弟的规划中,大楼一楼的大厅里将写有“一带一路(重庆)智能体验馆”,这将是他和女儿马瑜一起进行国际贸易的起点,“我们想通过一带一路,把各种重庆‘智造’卖到世界各地。”

今年6月,大楼将正式改造,改造后,马少弟的国际贸易生意也要起航,首发产品就是“山城手表”。

马瑜曾这样评价父亲,“他是一个爱国的人,我知道他有梦想,希望重庆能制造出受国际认可的高端机芯。”

2018年1月19日,马少弟的心愿实现了,由重庆市钟表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山城手表机芯,经过严苛的检测,以每24小时走时误差不超过+6秒-4秒的成绩,通过了德国国家天文台手表认证检测中心的检测认证。

这是中国第一只得到国际权威认证的自主研发的手表机芯,重庆市钟表公司的发布会在北京举行,马少弟在人民大会堂重庆厅见证了这一时刻,“太激动了,这是我们重庆造的呀。”

马少弟还清楚地记得,30多年前,自己带着来自欧美、日本的客人参观重庆钟表厂,“他们并不是来看技术的,而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好奇,是来看我们的工作状态的。”对于工人们引以为傲的“山城手表”,这些外国客人不甚在意,因为比起他们的技术,重庆手表不值一提。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了自己的‘中国芯’,这是最好的开端。”有了开端,就要走出去,马少弟认准了“一带一路”,“山城手表只是开始,更多的中国智造才是我们的未来。”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石亨 摄影 许恢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