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市西城区军休六所老干部吴建德多年义务为营区住户服务热心为邻里  巧手解众忧

初秋的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北京市西城区军休六所老干部吴建德在家中阳台专设的“修理间”。维修台上,摆着吴建德刚修好的一个电饭煲,还有一台打开了后盖的收音机。

退休11年,吴建德或埋首“修理间”,或热心上门服务,用一双勤劳灵巧的手,为干休所所在营区住户义务修理电器、家具、钟表等1500多件。

退休前,吴建德是一名高级工程师,常年与机械设备和基建管理打交道。早些年,干休所所在营区还没有物业公司,吴建德常利用业余时间,帮助营区住户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2011年退休后,吴建德不改热心肠,“退休了时间更宽裕,可以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近年来,附近的维修店铺越来越少,老干部们遇到家中小家电损坏,常常找不到修理之处。“老干部们大都勤俭节约,很多小家电陪伴他们走过几十年,有了感情,坏了也舍不得扔掉。”为了帮老干部们排忧解难,吴建德把家里的阳台改造成一个“修理间”,各种工具、常用耗材样样俱全。电风扇、热水壶、剃须刀等小家电,吴建德常带回“修理间”维修。遇到维修家具、屏风、座钟等大件,或者碰到一些物业师傅解决不了的用电、用水等难题,只要老干部们找到吴建德,他都会热情上门相助。

一位老干部家中有一台收录机,是结婚时父母送的礼物,他一直小心使用,视若珍宝。有段时间,收录机不出声了,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请吴建德帮忙看看。吴建德打开收录机后盖,发现皮带松了。由于机器太老旧,类似的配件不好找。幸好吴建德之前“囤”了不少旧零件,其中就有收录机专用的皮带,换上之后收录机运转如初。

前不久,一位80多岁的老干部家中的电视突然“黑屏”。下楼散步时,他碰巧遇到吴建德,简单请教了几句。没想到他回家没多久,便听到有人敲门,原来是吴建德主动登门。没一会儿,“黑屏”问题就解决了。老干部想留吴建德喝口茶表达谢意,吴建德却急匆匆地说:“老伴做了个手术,站不住,我得回去做午饭。”这位老干部特意在干休所老干部的微信群里发了一条致谢感言,引来其他老干部纷纷点赞,都说老吴是身边的“活雷锋”。事后,老干部们才得知,吴建德心中“有本账”。他熟知干休所里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而且儿女不在身边的老干部家中情况,遇到他们有需求,他都会尽快上门检查处理。

这些年,吴建德帮老干部们义务修理家电、家具,所需工具、耗材都是自掏腰包添置,没收过大家一分钱。老干部们想让他多少收一点配件费,吴建德却说:“都是老战友,收什么钱?而且,我就喜欢鼓捣,图个乐呵!”

乐于助人的吴建德,不仅仅以义务维修为乐。2016年,得知不少老干部有学习使用微信的迫切需求,吴建德主动向干休所领导请缨,专门开设了一个学习班。为了让老干部们学起来直观易懂,他特意编辑制作了一套涵盖微信应用各个界面的课件。课堂上,吴建德采用授课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老干部们拿起手机,对照课件边学边练,很快就掌握了操作技巧。吴建德还根据老干部的需求不断改进课件内容,从基础界面操作延伸到支付转账、安全风险等方面。平日里,老干部们遇到使用手机的其他问题,吴建德也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解答。

干休所老干部住宅楼地下车库常逢下雨漏水,几番维修也没有“根治”,一直是老干部们的一块“心病”。因为吴建德退休前曾负责单位的基建管理工作,又旁通土木建筑的一些专业知识,干休所党委“点将”,希望他能牵头拿出一个治理方案。面对领导的嘱托和老干部们的期望,吴建德没有推托,一口应了下来。

吴建德深知,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并非易事。他找到当年参与车库修建的施工技术人员,详细了解工程结构情况,又多次到车库的电缆井、通风井观察研究,精心拿出了一个综合治理方案,得到干休所所在营区营房部门的认可。施工过程中,吴建德亲力亲为、把关验收,确保施工顺利完成。如今1年多过去,经过治理的地下车库经受了几场大雨的“考验”,漏水问题终于得到彻底解决。

11年里,吴建德把义务为大家服务当作退休生活的一部分。哪里有需要,他就会出现在哪里。“有困难找老吴”,也成为干休所老干部的一句口头禅。有些老干部问吴建德,打算什么时候真正“退休”,他爽朗地笑着回答:“只要有人需要,只要我的身体允许,就会一直做下去。虽然都是些小事,但能帮助别人,我的心里就敞亮。”(■徐  生)

(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