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相当于一道中学水平的物理思考题,你只要具有中学水平的科学知识,就可以独立思考、独立判断。

0.5和299792458,是两种情况下长度值和速度值。

0.5米,基于地球上正常的量尺来说,这是短于成年人一条手臂的长度值,一个身高1.7米的成年人,手臂长度约为0.7米。

299792458米,基于地球上正常的量尺来说,这是绕地球赤道7.5圈的长度值,这个长度值,是北京拉萨直线距离2525公里(网上资料数据)的119倍。

0.5米/秒,基于地球上正常的时钟和量尺来说,这是1秒没飞出一条手臂长的很小速度值,比蚊子的最快飞行速度值慢很多。

299792458米/秒,基于地球上正常的时钟和量尺来说,这是1秒钟飞行地球赤道7.5圈的巨大速度值,比地球上最快的飞机beimeiX-15的最大速度值快15万倍。

现在,假设你面前有一个蚊子,以0.5米/秒速度值飞行,远离你,逃离你。这个0.5米/秒速度值是相对地球上正常的时钟量尺来说的。

面对你眼前这种情况,爱因斯坦说,你面前的蚊子,远离你的飞行速度值是299792458米/秒,不需要使用任何时钟和量尺来测量。

对于爱因斯坦的说法,你若提出质疑,爱因斯坦可以讲出许多理由,进行辩解,领着你不断地兜圈子,最终说服你,必须相信。如果你坚持质疑,就说你没学懂相对论,等于说你智力低下,根本没资格质疑。

到了这一步,敢坚持质疑的人,就寥寥无几了,当然有很多人选择了口服心不服。

实际上,在全世界,一直存在着有钱有势的犹太人制造的话语霸权,存在很长时间了。爱因斯坦就是有钱有势犹太人树立的旗帜和品牌,坚持质疑爱因斯坦说法的人,最终会走到有权有势犹太人的话语霸权面前,这时候,比较的不仅是见识,而且还有胆量,是综合实力的较量。

下面介绍物理思考题,在阅读过程中,你可以不必急着回答,你可以看完本文后再做出科学理性判断。最终,你也可以选择心里明白了,表面装糊涂。

不过,对于爱因斯坦说的话,你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是无条件相信?还是有胆量质疑?这对于你来说就是一次锻炼和提高大脑里智力和智慧的难得机会,你可以收获多多。

实际上,在当前,你也恰好需要科学的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选择,需要在大脑里形成有胆有识,科学理性的创新能力。因为这是你进行科技创新的最重要前提,创新,现在是人最重要的可变现的个人能力。

——速度值五要素,物理学基本原则

在物理学中,人们使用时钟和量尺测得运动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一段运动距离值Δs和相应的时间值Δt,即可获得运动物体的速度值Δv=Δs/Δt。

因此,人们谈论物理量速度的量值时,必须说明五要素:一是运动物体,二是参照物,三是所用时钟,四是所用量尺,五是测量方法。

对于同一物体相对同一参照物的运动,使用不同的时钟和量尺组合进行测量,获得的速度值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为不同的时钟显示的时间值,可能略有差别,快慢不一;不同的量尺显示的长度值,可能略有差别,有长有短。

物理学是建立在眼睛观察、仪器实验、逻辑推理、数学推理、假设推理、头脑想象基础上的科学。在有些情况下,基于眼睛观察、仪器实验、逻辑推理、数学推理,人们也可以进行假设推理、头脑想象,这就是进行理论思维,在道理上研究物理学。很多物理学理论都是这样的理论思维,在道理上研究物理学,本文中也有这样的内容,这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重要方法。

但是,任何假设推理、头脑想象的说法,最终都必须接受眼睛观察、仪器实验、逻辑推理、数学推理的检验,确定真伪优劣。这就是科学方法,科学逻辑。

——时钟时间规律和量尺长度规律

现代科技所用的时钟,是由基准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和显时系统等子系统联合构成的开放复杂动力学系统,时钟显示的时间值,是动力学系统运动的一部分内容。时钟的系统运动和所显示的时间值,跟系统的内部结构、运动和作用,跟系统所受的外部电磁力、引力、温度、湿度、压强、辐射等外界作用,均有密切关系。

时钟时间规律:内部结构相同,均不受外力作用,仅有相对运动的两个时钟,以穿过两时钟连线中点且垂直连线的平面为对称面,具有镜面对称关系,这样的两时钟是同步时钟,所显示的时间值一直相等。如上所述两时钟受到不同外力作用时,两个同步时钟变成不同步时钟,所显示的时间值变成快慢不同。对上述内容,可称为时钟时间规律。

同理,内部结构相同,均不受外力作用,仅有相对运动的两个量尺是同长量尺,所显示的长度值一直相等。两量尺受到不同外界作用时,变成不同长量尺。对上述内容,可称为量尺长度规律。

时钟时间规律和量尺长度规律,是时钟和量尺作为开放复杂动力学系统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

——计量学约定的光速值和物理学测量的光速值

在物理学和计量学中,对于国际单位制的米,1983年10月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给出了如下约定: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行进路程的长度为1米。

根据上述国际米约定,在国际米装置中,相对装置静止的光源发出的特定光,速度值是v=Δs/Δt=1米/(1/299792458)秒=299792458米/秒。这也就是说,伴随国际米约定,还约定了特定条件下,特定光的速度值为v=299792458米/秒。

在物理学中,对于上述特定情况下的光速值,专门使用大写字母C来表示, C=299792458米/秒。这样约定的光速值,相当于使用特定时钟和特定量尺测量特定光相对特定参照物运动的结果。所以,这里的光速值C=299792458米/秒,就相当于实验测量结果。

在物理学的电磁学中,人们约定真空中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时,也约定在特定的条件下,特定的电磁波,相对电磁波源的速度值为C=299792458米/秒。这就是人们可以从电磁学的麦克斯韦方程中推导出电磁波速度值为C=299792458米/秒的原因。这样约定的电磁波速度值,也相当于使用特定时钟和特定量尺测量特定电磁波相对特定参照物运动的结果。所以,这里的C=299792458米/秒,也相当于实验事实。

但是,以上所述在两种特定情况下约定的光速值C=299792458米/秒,都只能在特定条件下成立,不具有无限推广的实验依据和理论依据。所以,除了如上所述两种特殊情况,在其他情况下,任意光相对任意参照物的速度值,仍然应该使用具体的时钟和量尺组合,通过具体测量来确定。

如果人们把特定条件下的光速值C=299792458米/秒无条件推广应用,想当然地认为任意情况下的光速值都是C=299792458米/秒,把假设的光速值充当测量结果,就必然会制造矛盾,导致争论。

除了约定的光速值之外,任意情况下的光速值需要使用时钟和量尺进行测量获得,这是物理学关于速度值的基本原则。

——追光实验和测量相对运动

假设地面上有一个静止观测者,手持一个手电筒,地面观测者按一下手电筒开关,向月球发出一束光。基于地面观测者的时钟和量尺来说,手电筒发出的光束向月球的飞行速度值就是C=299792458米/秒。

假设手电筒发出光束的瞬间,你与手电筒在同一地方,你也同时向月球飞行,与手电筒发出的光束的飞行方向相同。这也就是说,在上述情况下,你做的是与光束同地、同时、同方向运动,你是追光者,光束是被追者。你是追光者。

假设相对地面观测者的时钟和量尺来说,作为追光者,你的追光速度值是u=299792457.5米/秒,你跟手电筒发出的光束比较速度值,你只慢0.5米/秒,光束只比你快0.5米/秒。

所以,你前面被追赶的光束,相对你的速度值,就是v=0.5米/秒。这里的v=0.5米/秒,是你和光束的相对运动速度值,是基于地面观测者的时钟和量尺来说。实际上,上面所有的速度值,都是基于地面观测者的时钟和量尺来说的。

基于地面观测者的时钟和量尺来说,手电筒发出的光束,还有你的追光运动,进行了一秒钟,Δt=1秒时,光束在前面飞行了Δs=C×Δt=299792458米。你在后面追光运动了Δs=u×Δt=299792457.5米.

这也就是说,在追光运动的第一个1秒时间值里,你前面的光束、被追光,仅领先了0.5米,你作为追光者、尾随者,你仅落后了0.5米,这种情况,相当于你伸出手,就能抓到前面的光束。

上述情况,是地球上所有的有关实验都支持的物理景象,跟同向等速运动的两个光子,保持固定距离,保持前后顺序,在道理上大同小异。

针对上述追光实验,以及类似的情况,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光速不变假设。其中内容之一就是针对被追光、光束相对你的速度值,爱因斯坦假设光束相对你的速度值是C=299792458米/秒,不需要基于任何时钟量尺来说,也不需要任何时钟量尺来测量确定。

这样,思考题故事就开始了。为了讲清思考题故事的内容,对于上述追光实验,咱们需要再使用物理学语言讲一下。

如图所示,设有u速相对匀速直线运动的黑色、红色参照系。黑色参照系由直角坐标系oxyz和手持时钟量尺的观测者(地面观测者)构成。红色参照系由直角坐标系OXYZ和手持时钟量尺的观测者(追光者)构成。

黑色、红色参照系的x、X轴重合,y、Y轴和z、Z轴均平行;设两参照系的时钟显示t=T=0秒时,两系原点o、O重合,此时黑系原点o处静止点光源(手电筒)发出一个球面光波。

设黑系时钟显示t=1秒时间值时,给宇宙按下暂停键,类似给播放中的视频按下暂停键,在此情况下,黑系、红系观测者都可以使用自己的时钟量尺测量相对运动。

为说明情况,假设黑系观测者使用自己的时钟量尺测量结果如下:球面光波上与x轴相交并正向运动的光子G2(手电筒向月球发出的光束),相对黑系的运动时间、距离和速度值分别为Δt=1秒,Δs=299792458米,C=Δs/Δt=299792458米/秒;红系相对黑系的运动时间、距离和速度值分别为Δt=1秒,Δs=299792457.5米,u=Δs/Δt=299792457.5米/秒;G2光子相对红系观测者的运动时间、距离和速度值分别为Δt=1秒,Δs=0.5米,v=Δs/Δt=0.5米/秒。

在上面的情况中:球面光波上与x轴相交并正向运动的光子G2,就相当于手电筒向月球发出的光束;光束向月球飞行速度值是C=299792458米/秒,这是基于地面观测者的时钟和量尺来说的;红色参照系观测者,相当于追光者,追光速度值是u=299792457.5米/秒,这也是基于地面观测者的时钟和量尺来说的。

在上述情况下,G2光子相对黑系的速度值C=299792458米/秒,红系观测者相对黑系的速度值,也就是追光速度值u=299792457.5米/秒,二者都是1秒时间值绕地球赤道飞行7.5圈的巨大速度值。G2光子相对追光者的速度值V=0.5米/秒,则是1秒时间值没飞出一条手臂长度的极小速度值。上述速度值,都是基于地面观测者的时钟和量尺来说的。上述情况,就是追光实验。

根据时钟时间规律和量尺长度规律可以证明,在追光实验中,相对穿过黑系时钟和红系时钟的连线中点,且垂直连线的平面,黑系时钟和红系时钟具有镜面对称关系,就像镜子外面的“真时钟”跟镜子里的“像时钟”的关系。所以,黑系时钟和红系时钟是所显示时间值一直相同的同步时钟。同理,黑系量尺和红系量尺也是所显示长度值一直相等的同长量尺。

在上述情况下,红系追光者使用自己的时钟和量尺测量相对运动,结果如下:G2光子相对红系的运动时间、距离和速度值分别为ΔT=1秒,ΔS=0.5米,V=0.5米/秒;G2光子相对黑系的运动时间、距离和速度值分别为ΔT=1秒,ΔS=299792458米,C=299792458米/秒;红系追光者使用自己的时钟和量尺测到的结果,跟黑系观测者使用自己的时钟量尺测得的结果,完全相同。

——爱因斯坦光速不变第一二三假设

针对类似上述追光实验的情况,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速不变假设:

光速不变第一假设:在黑系,球面光波以C=299792458米/秒之速膨胀为球形,球面光波的球心永远在黑系原点o,因此有数学方程x2+y2+z2=C2t2。

光速不变第二假设:在红系,球面光波以C=299792458米/秒之速膨胀为球形,球面光波的球心永远在红系原点o,因此有数学方程X2+Y2+Z2=C2T2。

光速不变第三假设:光速不变第一、二假设和两个数学方程在黑系、红系同时成立,故有x2+y2+z2-C2t2 =0,X2+Y2+Z2-C2T2=0,x2+y2+z2-C2t2 =0=X2+Y2+Z2-C2T2=0。

这样,爱因斯坦就从光速不变第一二三假设推理出了洛仑兹变换、动钟变慢、动尺变短、同时的相对性等公式,建立了狭义相对论时空观。

可以说,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第一假设,符合追光实验中黑系、红系观测者使用自己的时钟和量尺测到的G2光子相对黑系的光速值,也符合计量学约定的光速值,因此,光速不变第一假设类似于盲人摸象摸到的大象大腿,类似实验报告,是正确的。

但是,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第二假设C=299792458米/秒,却与黑系、红系观测者使用自己的时钟和量尺测到的G2光子相对追光者的速度值V=0.5米/秒,相差甚大,而且没有实验支持。

关于光速不变第二假设,爱因斯坦能说清速度值的五要素吗?100多年了,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专家从来没说清过。所以,可以说,光速不变第二假设相当于盲人想象虚构出的大象翅膀,类似科幻故事,是错误的。

实际上,红色参照系的观测者使用自己的时钟量尺测量G2光子相对追光者的速度值,应该是测到的结果是多少,就是多少。在此情况下可以说,即使不是V=0.5米/秒,也不会相差很大。G2光子相对追光者的速度值是C=299792458米/秒,则几乎完全没有可能。这是由时钟量尺作为测量工具、物理学仪器所决定的必然结果。所以,对于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第二假设,正确与否的判决,应该是红系观测者使用时钟量尺测量光速值的实验结果,或者类似的直接的实验证据。

在光速不变第三假设中,爱因斯坦让黑系观测者承认:黑系观测者使用时钟量尺测到的两个光速值,G2光子相对黑系光速值C=299792458米/秒和G2光子相对追光者的速度值V=0.5米/秒,都是正确的;同时,爱因斯坦不依赖于时钟量尺测量,给红系假设的G2光子相对红系速度值C=299792458米/秒,也是正确的;因为唯有如此,黑系观测者才能把光速不变假设的两个数学方程写成x2+y2+z2-C2t2=0=X2+Y2+Z2-C2T2=0,写成0=0等式,继续去推理洛仑兹变换等;对于这样的要求,也就是测量结果和假设结果并肩而立、同时成立的要求,实际的时钟、量尺和测量活动,能提供支持吗?

实际上,黑系观测者只要略加物理思考,就可以发现问题:如果G2光子相对黑系的光速值是C=299792458米/秒,G2光子相对红系的光速值也是C=299792458米/秒,那么,在光束上建立参照系,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在光束参照系看来,黑色参照系、红色参照系均以C=299792458米/秒速度值向左运动(在示意图上);在此情况下,黑色参照系、红色参照系原有的u= 299792457.5米/秒的巨大速度值相对运动,就不存在了;红色追光者u= 299792457.5米/秒的巨大速度值追光运动,也不存在了;黑色参照系、红色参照系变成了相对静止的两个参照系;这显然是严重地不符合事实,显然是随心所欲地假设,充满自相矛盾,充满逻辑矛盾。红系观测者也可以进行类似的独立思考。

在以往,爱因斯坦等人曾使用动钟变慢等,为光速不变第二三假设辩解。这是违反逻辑的,因为光速不变假设是前提,动钟变慢等是从前提推理出的结论,使用推理结论反证前提正确,这是无效论证。实际上,被认为支持动钟变慢的所有实验,都是一个时钟快另一个时钟慢,都是相对运动的时钟受到不同外力作用的结果,动钟变慢所说的相对运动的观测者都说对方的时钟变慢,这样的情况在实验中根本不存在。根据时钟时间定律可以证明,狭义相对论给出相对性动钟变慢的情况,两时钟实际上是同步时钟。爱因斯坦经常把光信号延迟导致的视觉效应,跟测量结果混为一谈。上述情况也是充满错误。

换个角度说,在光速不变第三假设中,你是追光者,你前面有一个被追光,你使用自己的时钟量尺测量,被追光相对你的速度值仅为V=0.5米/秒,这是“一秒没飞一臂长”的极小速度值,但是,爱因斯坦假设你前面的被追光相对你追光者的速度值是C=299792458米/秒,这是“秒飞地球七圈半”的巨大速度值,对于爱因斯坦的假设,你该如何面对?你是坚持自己使用时钟量尺测到的结果?还是接受爱因斯坦的假设?如果你具有看清事实的能力,拥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掌握逻辑思维的能力,具备数学推理的能力,那你的独立思考结果,会是啥样的?

可以说,针对类似追光实验的情况,爱因斯坦提出并坚持光速不变第一二三假设100多年:首先,这相当于替所有地球人做主,“规定”被追光相对追光者的速度值既是使用时钟和量尺测量出来的v=0.5米/秒,也是假设出来的C=299792458米/秒,有时候是v=0.5米/秒,有时候不是v=0.5米/秒,有时候是C=299792458米/秒,有时候不是C=299792458米/秒;其次,至于啥情况是v=0.5米/秒,啥情况不是v=0.5米/秒,啥情况是C=299792458米/秒,啥情况不是C=299792458米/秒,爱因斯坦可以根据需要随心所欲地说,质疑者和批评者只能有限度地质疑和批评,最终必须放弃质疑和批评,接受爱因斯坦的“规定”和辩解,禁止更多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发声,这就是不仅“规定”追光实验必须服从犹太人爱因斯坦的命令,同时还“规定”所有地球人大脑思维活动也必须服从犹太人爱因斯坦的命令。

在以往的100多年里,爱因斯坦坚持被追光相对追光者的速度值有时候是v=0.5米/秒,有时候不是v=0.5米/秒,有时候是C=299792458米/秒,有时候不是C=299792458米/秒,结果就是,爱因斯坦即使表现出了明显的人格分裂症状,地球人也不得不承认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科学家,是最有智慧的大牛人,这就是有钱有势的犹太人的好大威风,碾压所有人,你们必须承认自己智力低下,不配跟爱因斯坦比智力,不配提问题,不配说质疑。

现在,你可以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选择了。面对爱因斯坦的0.5=299792458假设,你是无条件接受?还是有胆量质疑?

——光信号延迟效应和宇宙暂停态

下面介绍有关的情况,帮助大家增加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选择的科学创新能力。

人眼睛看到事物,几乎都是事物发出光信号,以有限速度值向观测者的眼睛运动,经历一定的传播距离和传播时间,到达观测者的眼睛。观测者的眼睛接收光信号,传送到大脑视觉区,产生事物成像,这样就看见具体事物了。

由于光信号以有限的速度值传播,会经历一定的传播距离和传播时间,所以,会发生光信号延迟现象。例如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八分钟时间才能到达地球,这就是光信号延迟现象。

由光信号延迟所决定,距离观测者眼睛不同距离的物体,它们同时发出的光信号,离观测者眼睛近的先到达观测者眼睛,先被看到。离观测者眼睛远的,后到达观测者眼睛,后被看到。在某一瞬间,观测者眼睛同时接收到的光信号,那些来自远处的光信号是先发出的,那些来自近处的光信号是后发出的。

由于光信号延迟,存在很多种“同时”的情况,其中包括实际的同时情况,看到的同时情况。

假设有一个观测者,手持时钟,观测者在他所持时钟显示任意时刻值t时,给全宇宙按下了“暂停键”,类似于给电脑或手机播放的视频图像按下暂停键。那么因此,运动变化的宇宙就静止不动了,宇宙中所有的事物都凝固不变了。。此刻,所有的光信号都停在路上了,包括停在发出地的光信号,停在观测者眼前的光信号。

具体说,在这种宇宙暂停态中,宇宙的万事万物,都有确定的状态、结构、形状、位置、具体情况、相互关系等。例如刚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暂停的一瞬间,就凝固在枪口处,子弹和枪口等,就变成静止不变的立体图像了;人说话,张口挥手,兴高采烈的情况,一瞬间变成了雕塑;空中飞行的飞机,道路上奔驰的汽车,全都停在原地,静止不动了;地球上所有的事物,全都在一瞬间静止、凝固,变成静止不动的立体图像了;太阳在一瞬间停止了运动,太阳发出的光线,全都停在路上,停止传播了,宇宙万事万物,全都凝固不变了……

还有两个雷电分别雷击两个路灯杆,光信号已经产生,但是却尚未离开路灯杆,就被暂停、凝固住了,光信号停在了准备出发的状态。两个路灯杆旁边的时钟,被暂停、凝固住的时间读数,就是两个路灯杆被雷击的时刻值。当然,两个时钟被暂停、凝固住的时间读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因为他们在暂停之前,可能是同步时钟,也可能是非同步时钟,也可能原本就快慢不同。

在这种暂停的,凝固不变,静止不动的宇宙立体景象中,被暂停凝固住的所有事物,都是“同时刻、同瞬间”发生的事件,无先无后。对这种静止不动的宇宙立体景象,万事万物同时情况,可以简称为宇宙暂停态,宇宙实际的同时情况。

实际的同时情况,是观测者不依赖于眼睛看到光信号而确定的不同事物的时间顺序关系。相应于实际的同时情况,也有实际的不同时情况,不同暂停态中的情况,就是实际的非同时情况。这都是光信号延迟效应的具体情况之一。

实际的同时情况,是人们基于大量的实验和实践,在大脑里对物理世界进行的概括总结、抽象描述、思维把握、物理模型,跟有没有观测者基于各种速度值的信号进行观测无关。例如物理学研究者谈论超弦、夸克、质子、中子时,谈论宇宙大爆炸、暗物质、暗能量、黑洞时,丝毫都没有上述事物向研究者眼睛发射的信号依据,但是研究者依然可以基于有关的实验和实践,尽情谈论和研究。

在上述情况中,在t时刻暂停的宇宙中,已经无先后同时到达观测者睛前的光信号,既有t时刻之前宇宙事物同时发出,传播用时相等并同时到达的光信号;也有t时刻之前宇宙事物有先有后发出,传播用时不相等但也同时到达的光信号。此刻,观测者眼睛看到的许多事物同时存在情况,这就是看到的同时情况。

看到的同时情况,是实际上的非同时情况有先有后发出的光信号被同时看到的情况,是不同的暂停态的局部被同时看到的情况。相应于看到的同时情况,观测者有先有后地看到的情况,就是看到的不同时情况。这都是光信号延迟效应。

在上述情况中,在t时刻宇宙暂停态,如果在远处另有一个时钟,该时钟显示的时间值读数也是t。而且在以后,在观测者所持时钟显示t1、t2……时间值读数时,不断地给宇宙按下“暂停键”,在每次的暂停的宇宙中,远处时钟都相应地显示了相同时刻值t1、t2……那么对于观测者所持时钟和远处的时钟,可以称之为同步时钟。同步时钟,可以是相对静止的两时钟,也可以是相对运动的两时钟。

在上述情况中,在t时刻宇宙暂停态,如果观测者所持量尺的长度,与远处另一个量尺的长度相等。在观测者所持时钟显示t1、t2……时,不断地给宇宙按下“暂停键”,在每次的暂停宇宙中,观测者所持量尺的长度,与远处另一量尺的长度都始终相等,那么对于观测者所持量尺和远处另一个量尺,可以称之为同长量尺。同长量尺,可以是相对静止的两量尺,也可以是相对运动的两量尺。

在上述情况中,在t时刻实际的同时景象中,观测者所持时钟与远处另一时钟可以是同步时钟,两个时钟显示的时间值读数可以始终相等。不过,因为光信号延迟效应,远处时钟发出的光信号会经历一定时间Δt,滞后到达观测者的眼睛,所以,观测者在t时刻看到的远处时钟时间值读数就是t-Δt,会小于t,所以在看到的情况中,远处时钟好像走慢了,两时钟貌似非同步时钟。

对于运动变化的宇宙,在理论研究中,在思维世界中,可以如上所述,给宇宙万事万物按下“暂停键”,获得宇宙暂停态的立体景象,获得宇宙万事万物实际的同时情况,这是进行认识的需要,获得全面认识的基础,这是头脑思维能力的应用,头脑具有智慧的体现。

可以说,连续地运动变化的宇宙,就是一个一个宇宙暂停态的连续接力,一个一个实际同时的衔接组合。但是,对于宇宙暂停态的情况,实际的同时情况,观测者依靠有限速度传播的光信号观看时,就会变成复杂情况。在以往很多理论学说中,所反映、所描述的情况,常常是实际的同时情况、实际的不同时情况、看到的同时情况、看到的不同时情况等,混杂交错、不加区别地被描述,因此就导致了很多矛盾和争论。

相关文章链接

北斗大爷大妈说北斗,搞科普

在下面,为了增加趣味性,给大家讲一个科普故事。假设有一对老夫妻,从中国北斗卫星公司退休,他们经常做些关于北斗卫星的创新和科普宣传,因此,他们被称为北斗大爷、北斗大妈。

——北斗大爷大妈和月饼的故事,具有启示意义

如图所示,假设北斗大爷大妈,住在北京城中心。他们有一个儿子家在北京城南,有一个女儿家在北京城北。

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北斗大爷大妈的儿子在城南的快递公司给父母寄了一盒月饼,儿子特别交代,投递员务必见到父母本人,把一盒月饼的一半送给父亲本人,另一半送给母亲本人。城南投递员是老熟人,认识老夫妻,所以满口答应。

北斗大爷大妈的女儿在城北也给父母寄了一盒月饼,女儿也特别交代,投递员务必见到父母本人,把一盒月饼的一半送给父亲本人,另一半送给母亲本人,城北投递员也是老熟人,也认识老夫妻,所以做出保证,一定做到。

凑巧的是,城南投递公司、城中心老夫妻家和城北投递公司,就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而且城南投递公司、城北投递公司跟城中心老夫妻家的距离相等。然后,城南投递员、城北投递员,都在上午九时出发,骑电动车往城中心送月饼。

就在城南投递员、城北投递员上午九时出发,往城中心送月饼时,北斗大爷有事出了家门往城南走。结果,过一会,在去往城南的路上,北斗大爷就遇到了城南投递员,城南投递员就把一盒月饼的一半留给了北斗大爷,然后城南投递员继续往城中心前进。

又过了一会,城南投递员,城北投递员,同时到了城中心,分别把一盒月饼的一半交到了北斗大妈手里。城北投递员因为没见到北斗大爷本人,听说北斗大爷在去往城南的路上,他就向城南出发,追赶北斗大爷。

又过了一会,在去往城南的路上,城北投递员追上了北斗大爷,把一盒月饼的另一半交到了北斗大爷手里。

对于上述情况,北斗大爷写了一个短信,发到了微信群里。具体如下:我住城中心,儿子、女儿给我寄月饼,城南投递员、城北投递员在上午九时同时出发,给我送月饼。因为我往城南走,所以,我先遇见了城南投递员,收到了儿子寄出的月饼。后来,城北投递员追上我,把女儿寄的月饼也给了我。投递员送月饼,对我来说总共有四件事。城南投递员上午九时出发,给我送月饼,这是第一件事;城北投递员上午九时出发,给我送月饼,这是第二件事;我在去城南的路上先遇到了城南投递员,收到月饼,这是第三件事;城北投递员在去城南路上追上了我,给我月饼,这是第四件事。

北斗大爷在短信里还说,有两个情况必须说明:一是我先收到了儿子寄的月饼,后收到了女儿寄的月饼,这是非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但是,儿子、女儿寄月饼,都是在上午九时寄出的,这是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这也就是说,在这个月饼故事里,同时的相对性和同时的绝对性,共同存在;二是如果我因为先收到儿子寄出的月饼,后收到女儿寄出的月饼,就认为儿子先寄了月饼,女儿后寄了月饼,那就属于把收到月饼的先后,跟寄月饼的先后,混为一谈了。如果我这样,就是发生认识错误,制造描述错误了。

对于上述情况,北斗大妈也写了一个短信,发到了微信群里。具体如下:我住城中心,儿子、女儿给我寄月饼,城南投递员、城北投递员在上午九时同时出发,给我送月饼,这是两个同时发生的事件。过了一会,城南投递员、城北投递员分不出先后地,分别把儿子、女儿寄的月饼给了我,这又是两个同时发生的事件。投递员送月饼,对我来说总共有四件事。城南投递员上午九时出发,给我送月饼,这是第一件事;城北投递员上午九时出发,给我送月饼,这是第二件事;城南投递员把月饼送到我手里,这是第三件事;城北投递员把月饼送到我手里,这是第四件事。

然后,北斗大爷大妈总结说,在这个“月饼的故事”里,有两盒月饼,对北斗大爷来说,有四件事。对北斗大妈来说,也有四件事。加起来总共八件事。对于“月饼的故事”,人们必须搞清楚二、四、八的具体情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才能做出正确描述。如果有人搞不清楚,说不清楚二、四、八,那就会发生认识错误,制造错误描述。

北斗大爷大妈还强调,在北斗卫星应用中,天上的两个卫星向地面的多个用户发射电磁波信号的情况,广泛存在,跟上述月饼的故事存在相似之处,大同小异。都存在发射信号,信号被接收,多个事件有先有后的问题。简略地说,在北斗卫星应用中,两个卫星发出信号的“同时绝对性”,两个信号有先有后到达观测者的“同时相对性”,共同存在。

——爱因斯坦强调的第二种同时的相对性,把二四八混为一谈

爱因斯坦在1916年写了一本《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在该书里,爱因斯坦使用“雷击火车”事例,解释了他的同时的相对性。“雷击火车”事例的原文原图如下。

如图一所示,假设有一列很长的火车,以恒速 v 沿着如图标明的方向在轨道上行驶。在这列火车上旅行的人们可以很方便地把火车当作刚性参考物体(坐标系);他们参照火车来观察一切事件。因而,在铁路线上发生的每一个事件也在火车上某一特定地点发生。而且完全和相对路基所作的同时性定义一样,我们也能相对火车作出同时性的定义。但是,作为一个自然的推论,下述问题就自然产生:

对于铁路路基来说同时的两个事件(例如A、B两处雷击),对于火车来说是否也是同时的呢?我们将直接证明,回答必然是否定的。

当我们说A、B两处雷击相对于路基而言是同时的,我们的意思是:在发生闪电的A处和B处所发出的光,在路基AB这段距离的中点m相遇。但是事件A和B也对应于火车上的A点和B点。令M为在行驶中的火车上AB这段距离的中点。正当雷电闪光发生的时候(从路基上判断),点M自然与点m重合,但是点M以火车的速度v向图中的右方移动。如果坐在火车上M处的一个观测者并不具有这个速度,那么他就总是停留在m点,雷电闪光A和B所发出的光就同时到达他这里,也就是说正好在他所在的地方相遇。可是实际上(相对于铁路路基来考虑)这个观测者正在朝着来自B的光线急速前进,同时他又在来自A的光线前方向前行进。因此这个观测者将先看见自B发出的光线,后看见自A发出的光线。所以,把列车当作参考物体的观测者就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即雷电闪光B先于雷电闪光A发生。这样我们就得出以下的重要结果:对于路基是同时的若干事件,对于火车并不是同时的,反之亦然(同时的相对性)。每一个参考物体(坐标系)都有他本身的特殊的时间;除非我们讲出关于时间的陈述是相对于哪一个参考物体的,否则关于一个事件的时间的陈述就没有意义。

北斗大爷说,爱因斯坦的上述“雷击火车”事例,跟我们经历的“月饼的故事”,相似之处甚多,也是存在二、四、八问题。具体如下。

针对“雷击火车”事例,可以在路基上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oxyz,在该坐标系原点设置一个持时钟和量尺的观测者,该观测者所持时钟显示的时间值使用小写字母t来表示,这也就是路基上m处的观测者;另外还可以在火车上也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OXYZ,在该坐标系原点设置一个持时钟和量尺的观测者,该观测者所持时钟显示的时间值使用大写字母T来表示,这也就是火车M处的观测者。参见图二。

在物理学中,人们所说的物理事件,指的就是一个具有特定坐标值和时间值的物理现象。人们所说的物理事件发生的时间值,一般都指物理事件发出光信号的时间值,而不是物理事件发出的光信号到达观测者的时间值。观测者测量和谈论物理事件时,应该区分物理事件发出光信号的时间值和光信号到达观测者的时间值。

在“雷击火车”事例中,存在雷击路基A、B处这种两件事,这里有谈论两件事谁先谁后的问题,这是二的情况。

在“雷击火车”事例中,对于处在路基上m处的观测者来说,共有四个物理事件,其中两个是雷击路基A、B处发出闪光信号事件,另外两个是上述闪光信号分别传播到m处观测者的收到光信号事件。这里有谈论四件事的先后顺序问题,这是四的情况,参见图三。

同理,在“雷击火车”事例中,对于处在火车上M处的观测者来说,也是共有四个物理事件,其中两个是雷击路基A、B处发出闪光信号事件,另外两个是上述闪光信号分别传播到M处观测者的收到光信号事件。这里也有谈论四件事的先后顺序问题,这也是四的情况;参见图三。

在“雷击火车”事例中,还存在两个观测者分别面对四件事,总共八件事,对八件事谈论先后顺序的问题,这是八的情况。所以,对于“雷击火车”事例,需要把二四八的情况全都搞清楚,全都说清楚,全给出语言文字描述,这就是对物理现象获得了广泛深入的认识。

现在,只要人们能在图五上找到路基观测者的四个物理事件,以及火车观测者的四个物理事件,找到总共八个物理事件,然后,基于实验测量的依据,对这些物理事件的时间顺序进行逻辑推理,例如相对不同的时钟、量尺和参照系组合,确定八个事件的时序关系,就可以发现新内容,做出新描述。

北斗大爷说,现在大家可以想一想,描述一下:

假设就在雷击路基A处(或者雷击路基B处)发生的一瞬间,使用宇宙暂停法,也就是在雷击路基A处事件刚发生,雷击路基A处的光信号已经产生,但是却尚未离开A处时,把全宇宙暂停,变成没有任何运动变化的宇宙立体景象。

在这种情况下,在这个“暂停态”宇宙立体景象里,在雷击路基A处事件刚发生,雷击路基A处的光信号已经产生,但是却尚未离开A处的情况下,雷击路基B处是个啥情况?是雷击路基B处尚未发生呢?还是雷击路基B处也刚好发生了,雷击路基B处的光信号已经产生了,但是却尚未离开B处,就像雷击A处那样呢?还是雷击路基B处早就发生过了,雷击路基B处的光信号已经离开B处一段距离了?

还有,对于处在路基上m处的观测者来说,雷击路基A、B处发出闪光信号事件的时间值t1、t2,分别是多少?上述闪光信号分别传播到m处观测者的收到光信号事件时间值t3、t4,又分别是多少?

对于处在火车上M处的观测者来说,雷击路基A、B处发出闪光信号事件的时间值T1、T2,分别是多少?上述闪光信号分别传播到M处观测者的收到光信号事件时间值T3、T4,又分别是多少?

然后,大家把独立探索获得的新认识,跟爱因斯坦当年所说的同时的相对性原话进行对照,就可以发现,爱因斯坦通过“雷击火车”事例所说的同时的相对性,实际上是把有二、有四、有八的物理现象,在大脑里只获得了“二”的反映,并使用语言文字等形式只给出了“二”的描述。丢掉了四和八的内容。

也可以说,面对上述“雷击火车”事例的二、四、八的情况,爱因斯坦相当于对两件事的情况获得了明确的认识,并做出了语言文字描述。对于四件事的情况,八件事的情况,爱因斯坦一直是懵懵懂懂,因为没搞清楚,所以就没能给出具体描述。这样,爱因斯坦就给出了两个物理事件同时的相对性说法。同时,还以其昏昏,使人昏昏,误导后人,掉进陷阱。

北斗大妈说,实际上,爱因斯坦在当年强调同时的相对性,实际上就是因为他自己没搞清楚光信号延迟效应,不会在理论研究中、思维世界中获得宇宙暂停态,并做出描述,因此就否认宇宙万事万物存在实际的同时情况,否认存在绝对的同时情况。这样,就把发光事件的先后,跟收光事件的先后混为一谈。过分强调了收到两个光信号的同时相对性,却丢掉了发出两个光信号的同时绝对性,顾此失彼,半对半错。

100多年来,对于“雷击火车”事例,爱因斯坦、相对论专家和很多学习者都是如上所述,因为自己认识不到,就否认存在宇宙暂停态情况,否认存在实际的同时、绝对的同时状态。

还应该指出,在狭义相对论时空观里,爱因斯坦实际上是给出了两种同时的相对性:一是在上述“雷击火车”事例中所说的同时的相对性;二是爱因斯坦根据洛仑兹变换推理出的数学公式形式的同时的相对性。这两种同时的相对性,物理意义大不相同,根本不是一回事。100多年来,搞不明白的物理学者比比皆是。

——爱因斯坦动钟变慢效应,也是大象翅膀

在北斗卫星系统,在天上不同轨道上飞行的30多颗卫星,每个卫星上都有高精度原子钟。在北斗卫星系统地面工作站,也都有高精度原子钟。根据北斗卫星建设方提供的资料,北斗卫星系统的原子钟,每过1000万年才会有1秒误差。参见图四。

具体说,北京地面站的原子钟处在北纬约40度的地方,距离地心的距离是地球的近似半径,约为6371公里。北京地面站原子钟绕地轴运转周期为24小时。

北斗卫星系统的中圆地球轨道卫星,距地面高度为21500公里,该卫星距离地心的距离,为地球半径加上卫星距离地面高度,具体为6371+21500公里。该卫星绕地球运行周期约为12小时。

对于北京地面站原子钟、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原子钟,如果在他们的连线中点建立参照系,那么在它们连线的中点说,北京地面站原子钟、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原子钟,它们就是沿着连线进行着“振荡式”相对运动。沿着连线,它们分别有相对运动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它们就在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之间,不断地靠近又远离,靠近又远离,进行“振荡式”相对运动。参见图五。

对于北斗卫星系统的原子钟来说,原子钟是具有基准系统、动力系统、连接系统、显示系统的时间机器。影响原子钟走快或走慢的原因主要有来自外界的电磁场干扰、宇宙射线干扰、温度变化、引力变化等因素,这是原子钟作为动力学系统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所决定的必然结果。当一个观测者相对原子钟运动时,如果这种相对运动不能对原子钟产生干扰能量,导致原子钟动力学系统的运行速率发生改变,那么,这种相对运动就不会导致原子钟发生走快或者走慢的变化。这也是原子钟作为动力学系统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所决定的必然结果。

把北斗卫星系统北京地面站原子钟在一年里显示的时间值折算成秒,具体为Δt1=365(天)×24(小时)×60(分钟)×60(秒)=31536000秒。

按照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动钟变慢效应,在北京地面站原子钟参照系来说,只要天上卫星原子钟与北京地面站原子钟存在相对运动,天上卫星原子钟就会发生动钟变慢效应。相应于北京地面站原子钟在一年里显示Δt1=31536000秒,天上卫星原子钟显示的时间值Δt2就会小于Δt1=31536000秒,也就是Δt1>Δt2。

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动钟变慢效应,通过具体计算,可以得到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原子钟显示的Δt2=31535988.5秒,Δt1-Δt2=11.5秒。这也就是说,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动钟变慢效应,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原子钟应该比北京地面站原子钟变慢11.5秒。

当然,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引力红移效应,北京地面站原子钟跟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原子钟之间还存在引力差别造成的不同步,所导致的时间差。

综合地说,使用北斗卫星系统原子钟设计有关的实验,并具体落实,就可以对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动钟变慢效应要求的11.5秒总时差进行检验,检验是否存在,判定动钟变慢效应的真伪。

必须指出的是,狭义相对论的动钟变慢是相对性的,也就是相对运动的观测者都认为对方的时钟会因为相对运动而变慢。同时,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动钟变慢效应,没有说明纯粹的相对运动如何干扰了时钟这种动力学系统的运行快慢,导致时间机器的运行速率变慢了。可以说,如果纯粹的相对运动没有产生干扰能量,就导致时钟这种动力学系统走慢了,产生了动力学变化,那么,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动钟变慢效应,还是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说法。

另外,使用北斗卫星原子钟做实验,在一年里,北京地面站原子钟和天上卫星原子钟只能是一快一慢,例如天上原子钟走的慢,地面原子钟走的快。这样,在地面原子钟角度说,天上原子钟变慢了,这种动钟变慢支持了狭义相对论的动钟变慢效应。但是在天上原子钟角度说,地面原子钟变快了,这种动钟变快,岂不是否定了狭义相对论的动钟变慢效应?因为按照狭义相对论的逻辑,是不允许发生动钟变快的。实际上,在类似的实验中,都存在动钟变快现象。所有的动钟变快现象,都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动钟变慢效应的否定证据。

因此可以说,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动钟变慢效应,也是盲人想象所虚构出的大象翅膀。这也是围绕狭义相对论存在100多年争论的主要原因之一。

——爱因斯坦的大象大腿加大像翅膀宇宙图像,就是井口天空

人们创建大综合宇宙图像之后,就可以在大脑里,把大综合宇宙图像,爱因斯坦相对论,还有相关的实验,有关的内容,都调进大脑控制中心,进行多念并行,分析和综合,对比和思考,辨析和判断,保留和抛弃,由此,人们就可能发现,面对宇宙大象,爱因斯坦相对论就像一幅盲人摸象所摸到的大象大腿加上盲人想象所虚构的大象翅膀的混合物,是真伪共存的二合一宇宙图像。

举个例子。假设有孪生子哥哥甲和弟弟乙,都是30岁,某日,哥哥甲的鼻腔和气管吸进了感冒病毒,病毒深入肺部,导致了肺炎,对肺部造成了伤害。因此,哥哥甲每天喝中药,通过肠胃系统、血液系统,把中药输送到肺部,让中药和免疫系统联合行动,奋力保护健康,跟感冒病毒进行殊死搏杀。后来,终于战胜了感冒病毒,恢复了健康。但是,经过感冒折腾,哥哥甲的气管、肺部、肠胃、免疫系统、心脏、大脑等都提前老化,变成了35时的样子。弟弟乙因为没感冒,所以,弟弟乙的情况还是30岁的样子。而且在外观上,哥哥甲的面部皮肤颜色、弹性、眼神、体表状态、声音、举止,也都变成了35岁的样子,跟弟弟乙相比,哥哥甲明显地变老了。

对于上述情况,按照正在创建的中国版大综合宇宙图像,可以给出如下说明:从时间角度看,哥哥甲作为开放的复杂生命系统,经过感冒折腾,生命系统的结构、运动和作用情况提前进入了35岁时的状态;弟弟乙作为开放的复杂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结构、运动和作用的情况却依然处在30岁时的样子;从空间角度说,构成哥哥甲身体的成万上亿个零件的位置和结构变化极多,运动和作用变化极多;构成弟弟乙身体的成万上亿个零件的位置和结构变化,运动和作用却相对较少;从物质和能量角度说,哥哥甲的身体跟外界交换了更多的物质和能量,弟弟乙的身体跟外界交换的物质和能量却没有那么多。

对于上述孪生子甲和乙生理活动有快有慢的情况,爱因斯坦相对论及其宇宙图像仅从相对运动和引力作用角度给出了表面现象上的说法,认为只要哥哥甲和弟弟乙存在相对运动,就会发生相对性的对方变年轻现象,只要存在引力作用差别,就会发生谁受引力作用大谁就更年轻的现象。可以说,对于孪生子甲和乙这两个开放的复杂生命系统,如果不研究系统的内部结构、运动和作用,仅在表面现象上谈论谁年轻谁年老,这就是没抓住本质原因,把表面现象当成本质原因。

另外,爱因斯坦相对论所说的时间,所指的常常就是时钟显示的时间值读数,类似于人的指甲和头发的生长变化,是生命系统的局部变化情况;爱因斯坦所说的空间,所指的常常就是量尺测量出来的长度值,类似于人的身高和体表数据,也不过是生命系统的局部运动情况。

应该指出,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把引力作用导致的运动情况,说成是空间弯曲的结果,这是使用一种说法取代另一种说法,既没有揭示引力作用的微观本质,也没有揭示空间弯曲的微观机理,只是增加了语文物理内容,缺乏实际的进步意义和价值。

大家想想,如果有人说,炉火加热,炉子上锅里的水就沸腾了,锅里的开水就把锅里的生饺子煮熟了。换用空间弯曲的说法,大致如下:炉火加热,炉子上锅里的空间就弯曲了,锅里的饺子在弯曲空间中运动,就从生饺子变成熟饺子了。这样的说法,除了具有语文物理意义,可以作为干了些工作的依据,可以作为领工资、拿经费、拿奖金的依据,还有别的更多的价值吗?

可以说,人们创建大综合宇宙图像之后,把爱因斯坦相对论跟大综合宇宙图像进行比较,人们就会认识到,100多年来,爱因斯坦等相对论专家把他们大脑里的相对论大象图像,使用语言文字建构的大象之说,都当成了实际的宇宙大象本身。很多物理学工作者把他们学进大脑里的相对论大象之说、复制的相对论大象图像,也当成了实际的宇宙大象本身。他们把盲人想象所虚构的大象翅膀当成了真实存在之物,弄假成真,不辨真伪,把盲人摸象所摸到的大象大腿加上盲人想象所虚构的大象翅膀的混合物,当成了实际大象的全部情况、真实情况。同时,他们否认在大象图像之外,在大象大腿加大像翅膀的大象图像之外还存在大象腰、大象头、大象的里里外外等内容。因此,就制造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效应,制造了坐井观天、一孔之见效应。

这样,一方面,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大象大腿发挥了一些指导作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另一方面,爱因斯坦的大象翅膀也发挥了许多误导作用,导致了100多年的矛盾和争论;更严重的是,爱因斯坦相对论还变成了认识屏障,掩盖和阻挡了人们探索大象腰、大象头、大象的里里外外等内容,危害极大。

——把大象大腿加大像翅膀当成大象全部内容,这是掩盖真相

研究表明,爱因斯坦相对论就像一幅反映和描述宇宙事物的理论图像,它的一部分内容是写真描述,就像实验报告,类似于盲人摸象所摸索到的大象大腿;另一部分内容是完全虚构,就像科幻故事,类似于盲人想象所虚构出的大象翅膀。这就是围绕爱因斯坦相对论发生了100多年争论的重要原因之一。

具体说,首先,在物理学认识上,对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本质深刻的电磁力和引力等,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的确指出了一些事实,揭示了一些规律。例如指出特定条件下光速值恒定,一些物理量随速度值变化的规律跟洛仑兹因子有关系,存在质能关系,存在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等效性等,这都相当于盲人摸索到的大象大腿。但是,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也给出了很多片面化、表面化、假设性的描述,远离了事物的本质,曲解了实验事实。例如在相对论中给出的光速不变第二假设、动钟变慢、动尺变短、时空弯曲等说法,这都类似于盲人虚构出的大象翅膀。爱因斯坦使用想象出的大象翅膀解释物理现象,把电磁力导致的物理现象解释为相对运动所致,把引力导致的物理现象解释为时空弯曲所致,根据光速不变假设否定超光速事物的存在,这都是把表面现象当成本质原因,曲解了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掩盖了微观本质和原因,误导了研究方向,阻碍了科技进步。所以,爱因斯坦相对论这种盲人摸象之说,对物理学既有指导,也有误导,既有贡献,也有危害。超越爱因斯坦相对论宇宙图像,人们就能深入研究电磁力、引力和超光速的微观本质,发现更多真相,纠正错误想象,实现科技创新,实现更多目标。

其次,在宇宙认识上,爱因斯坦相对论和相对论宇宙学加起来,仍然不过是盲人摸索大象的结果,加上盲人想象大象的结论,二合一的盲人摸象之说而已。在爱因斯坦制造的宇宙图像中,主要就是广义相对论的等效原理、引力场方程、时空弯曲、几何引力,还有相对论宇宙学的大爆炸、引力波、黑洞等有限事物。关于地球生命、外星人、宇宙高维空间生命等,在相对论宇宙图像中几乎没有踪影。相对实际情况而言,爱因斯坦给出的宇宙图像视野狭窄,内容贫乏,该有的内容不多,虚构的内容不少,而且坚持看得见的才承认其存在,看不见的就认为不存在。同时还把虚构想象的很多事物,当成了实际存在的事情。这就类似于坐井观天之见,只看见了有限天空的有限事物,看不见实际存在的无限天空和无限事物。可以说,爱因斯坦的坐井观天宇宙图像,真相不多,假象不少,利弊共存,功过皆有。超越爱因斯坦相对论和相对论宇宙学,人们就可以出井观天,发现更多实际天空,发现更多宇宙美景,创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大综合的宇宙图像。

有研究者表示,100多年来,最早的爱因斯坦犹太利益团队,后来的爱因斯坦相对论利益团队,再后来的爱因斯坦粉丝和迷信盲从者,他们一直都是拔高夸大、包装炒作爱因斯坦相对论,面对批评质疑一直强词夺理、百般诡辩,从不认真考虑完全有可能的确就是自己存在缺陷和错误。

可以说,爱因斯坦利益团队把相对论这种大象大腿加大像翅膀真伪共存的二合一大象图像,当成宇宙大象的全部内容,当成绝对正确的大象图像,这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巨大错误。尤其是爱因斯坦相对论宇宙学,旗号和牌子甚大,但是具体内容寥寥,这就是把人类引导进相对论宇宙学陷阱中,坐井观天,只见井口,一孔之见,不知大天,让人变成懵懵懂懂,半睡半醒,恶果众多,危害巨大。

作者简介

齐新,大脑思想图发明人,《管理大脑思想》和《智胜爱因斯坦》图书作者,大脑思想图系列产品研发负责人。1964年2月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1986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系,此后在赤峰学院物理系任教多年;2002年至2014年先后在《北方经济报》采编部和《内蒙古日报》广告部工作;2011年11月成立新动力文化,并任负责人至今。

立足现代科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对物质、时间、空间、生命、大脑、思想等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跨学科研究。1998年,经中国科协原副主席、航天工业总公司原总工程师庄逢甘院士推荐,在《宇航学报》第2期发表了科学论文“论GPS与相对论时空观”。2009年,经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国家科委原主任宋健院士推荐,在《前沿科学》第2期发表了科学论文《狭义相对论被争论100多年的主要原因》。2006年6月,在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科普书《智胜爱因斯坦》。2017年7月,在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管理大脑思想》图书。曾经发表大量网络科普文章,曾经被众多新闻媒体报道过科学探索工作和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