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一线故事①|看,这些敢闯“无人区”的企业勇士(日本钟表之父是谁)日本钟表质量故事,
转自:上观新闻
企业寻找新路,意味着要摆脱路径依赖,甚至是没有先例可参照,在黑暗的“无人区”中摸索前行。
资金投入少不了。采访中记者发现,几乎每一个企业转型的成功,背后都有一段为技术改造或细水长流或一掷千金的过往。
数百万一台的数控加工中心、立式车床林立的车间,从德国引进的全套全自动化生产线,聘请世界顶尖公司进行设计,搭建数字化系统……2019年起,青岛中加特启动软硬件系统的渐进式改造升级,前后投入远不止亿元。
绝大部分资金来自企业的自有资金。“启动技改时我们的规模不算大,资金需求量可以承受。后期技改规模上来了,资金需求量大了,恰逢企业的效益又比较好,因此可以顺利推行下去。”公司副总经理王涛说。
政策资金也很重要。
比如青岛西海岸新区出台政策,明确符合当地制造业发展规划的技改项目建成投产后,按设备实际投资额的16%给予支持,属于新区“5+3”产业的技改项目可以按1.2倍给予支持。
济宁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设立工业技改基金,支持实施企业“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位于汶上县的山东华首重工有限公司获得千万元财政技改基金扶持,开展5G智能制造生产线改造。
但有的时候,钱不能买到一切。
“不仅是4000多万元的投资,还有很多环节。”站在龙口兴民安全玻璃有限公司的一期生产车间,公司项目负责人姜庆忠沉吟片刻,“远不只是钱的事儿。”
他眼前,是一条百米长的自动化生产线。机器手臂举重若轻,轻巧平稳地将原料、产品从一个环节转运至下一个环节,最终形成一片完整的汽车天窗玻璃成品。从切割、磨边、掰边到检验、包装,姜庆忠很清楚,眼前丝滑流畅的衔接是怎样得来不易。
瞄准世界领先,工艺流程上没有先例可循,龙口兴民处理的问题,很多都是头一遭:每个环节采用怎样的设备效果最佳?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不同型号的设备如何相互适配?每秒生产多少片才能充分释放最大化的生产效率……答案无人知晓,都隐藏在流水线每一次的传动中。
“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一步步地试,一点点地改。”姜庆忠说,公司团队和各品牌的工程师合作,耗时一年多,才让这一串来自全球各地的顶级设备成功实现协同。
转型没有回头路,要走就要走到底。对企业技改定力的挑战,如今再一次摆在龙口兴民面前。
与车间一墙之隔的二期生产车间里,新的生产线即将于今年七八月实现投产。二期车间将设置两条生产线以扩大产能,而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提高效率,他们计划在一些环节将两条线合并,另一些环节又要再分开。如何分,如何合,团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设计和调试。
转型之路很少能一直顺风顺水。改与转的过程中,掏学费、跌跟头往往在所难免,成功者必须敢于付出成本,承担代价。
“马路边等候拉货的卡车排成排,那一刻,我几乎要哭了。”丁明玉还清楚记得,2013年,他作为信息化程序员承担了企业的仓储物流模块建设。9月27日,按照跟仓库约好的时间窗口,他切换了2.0版本的仓储管理系统。几分钟后,他等来的不是喜讯,而是一个接一个的“求救”电话。仓库里,工人扫描轮胎,原本一秒钟一条的入库速度不知为何被拉长到一分钟,流水线上下来的轮胎很快形成了积压,堆到几乎碰到屋顶。再不疏通,货物发不出去,生产线也要停产。
但在赛轮集团,有种“敢于为失败者埋单”的容错氛围。惴惴不安的丁明玉请示上级:“能不能把系统切换回原系统?”却得到“静下心来去查,有问题我给你担着”的回答。他深吸一口气,把被“打爆”的手机放在一边,打开电脑开始检查代码,最终发现了问题所在,解除了这次“危急”。经此一役,他意识到,企业任何新的研发、新的转型,或许诞生成功,或许带来失败,但对失败的宽容,才能创造真正的成长。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振 赵丰 报道 策划 娄和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支付宝扫一扫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