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化中的清廉故事⑥丨这位荆州刺史“四知拒金”(说闹钟很多的朋友圈)可怕的钟表故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在源远流长的荆楚文化中,众多清廉元素熠熠生辉。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专栏《楚文化中的清廉故事》,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清廉力量,弘扬崇廉拒腐社会风尚,成风化人,让廉洁清风飞入千家万户。
杨震,字伯起,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学者,曾任过荆州刺史、东莱太守等官职。他五十岁才入仕,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后来位至三公。世人觉得杨震的品行能够与孔子相比,因此他也被誉为“关西孔子”。关于杨震的品行,最广为流传、为人称道的当属他“四知拒金”和“清白吏子孙”的故事,也让他成为古往今来不少廉吏追捧的典范。
杨震在担任荆州刺史期间,出于公心,曾向朝廷力举才华出众的王密任山东昌邑县令。几年之后,杨震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今山东)太守。赴任途中,途经昌邑时,昔日的学生王密亲自到郊外迎接恩师。夜间,王密又独自一人前往恩师杨震的住所去看望他。为了表达对恩师的感激之情,王密还带上了十斤金子的厚礼一并送给恩师,并说:“学生有今天,全仗老师的举荐,今日送上薄礼别无他意,只想尽晚辈的一点孝心。”
杨震见到摆放在自己眼前的黄金后,立即严肃起来,当即予以拒绝,并道:“我身为朝廷命官,为国举荐人才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听了杨震的话,王密还以为老师是怕收下重金之事传出去了不好,因而不收,他便再次对老师说:“我夜深人静之时,来拜望先生,无人知晓。学生会保证此事绝对不会传出去:”
听了王密的话,杨震便发火了,大声道:“你今日以重金送我,虽说一般人不会知道,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呀?你怎么说没人知道呢?你的行为,太让我失望了!”
听了恩师杨震的这一番话,王密羞愧难言,二话没说,便带上金子离开了杨震的住处。此后杨震拒收重金之事千古传诵,后人因此尊称他为“四知先生”,或“四知太守”。
后来,杨震转任涿郡太守。他的性格依然是公正廉洁,不受私情。他和子孙经常是粗茶淡饭。饮食上,他从不大鱼大肉,出行时,也不骑马、不坐车,选择步行。亲友旧故有时劝他置一些产业,好留给子孙,杨震不以为然。他经常说:“让后世都称他们为清官子孙,我把这个美名留给他们,难道还不够丰厚吗?”
“四知拒金”之事,始载于《后汉书·杨震传》。王密深夜怀金相赠说,“暮夜无知者”。但杨震却义正词严地驳斥道:“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愧而出”。《后汉书》还记载,杨震“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因为“四知拒金”的故事,后人称杨震为“杨四知”“四知太守”“四知先生”,直到明代的莱州府署大门内,还有杨公祠、四知堂。唐人胡曾的《咏史诗·关西》赞赏道:“杨震幽魂下北邙,关西踪迹遂荒凉。四知美誉留人世,应与乾坤共久长。”
杨震博学、正直、清廉的家风传了几代,他的三代儿孙杨秉、杨赐、杨彪很争气,在东汉都位列三公,杨秉还有“三不惑”(酒、色、财)的美誉。算上杨震,被称为“四世三公”,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杨震为官二十载,虽然没给子孙留下一丝半缕,但凭借着清正廉洁、正直无私、嫉恶如仇的本色,不仅给后代留下了千金难换的精神财富,更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可歌可泣的一笔。
- 支付宝扫一扫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