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与野兽》|200多年前的童话为什么被迪士尼一次次地翻拍?(迪士尼闹钟用的是什么机芯)迪士尼钟表的故事,
文 /梦幻MH01
图 /网络
长大之后的你,是否还相信童话呢?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伫立着一座童话王国,童话中的纯真、善良一直感动着我们,也成了我们心中那片没被污染的净土。
前言:
2017年《美女与野兽》上映后,有人为华美画面欣喜,有人为爱情故事哭泣,有人感叹翻拍毫无新意,有人揶揄剧情空洞乏力……其实,《美女与野兽》并不是一次简简单单的翻拍,它即包含了对原版动画主创的缅怀、对迪士尼经典作品的致敬,更有对大量经典歌舞片的巧妙取材。而最关键的是,2017版《美女与野兽》是迪士尼对此片的第四版翻拍,也是这部影片的第九次翻拍,我们不禁好奇,是什么导致这部影片被一次次翻拍呢?
《美女与野兽》的故事源于18世纪的法国童话故事,由法国女作家维纶纽夫发表于1740年,最早以故事形式出现,1756年 ,故事被改版,法国作家博蒙特将其改写成更加剪短的版本。
下图是我整理的所有关于《美女与野兽》这部影片的信息。
《美女与野兽》的九次翻拍细况
故事还是老套故事,《美女与野兽》在童话家族中,算是"有资历"的祖母级别童话,其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古罗马神话。
18世纪初,美女与野兽恋爱的故事已经成型,在法国沙龙里以各种"重口味寝室卧谈"版本传播。 1991年,迪士尼别出新意,用女性主义的角度颠覆了旧有的故事设定。
而这部2017年真人版《美女与野兽》即还原了同名动画电影的剧情和场景,又兼具画面唯美、服饰炫丽、感情真挚等特点,是一部圆梦电影,在中国上映两周就突破4亿票房,可见中国人对童话故事的兴趣也很大。
美女与野兽共舞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少女贝尔与父亲生活在一个小村中,父亲误闯野兽德城堡,贝尔为救父亲,勇敢地来到城堡,父亲被救,而贝尔则作为人质被留在城堡中,最终与野兽相爱,成就王子与公主的童话。
为什么这部童话可以让迪士尼一版再版,还能有如此大影响?这中间的原因值得总结深思,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童话中满含希望和憧憬,而迪士尼非常善于造梦圆梦
这部电影中,贝尔对未来的向往,对希望的憧憬,是她走向自我成长之路的根源。
《童话的魅力》书中说过:每个童话故事都是一面神奇的镜子。它即能映照我们内心世界的某些方面,也映照出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所必经的道路。为什么我们向往童话,因为童话可以直击内心,把我们带向真善美。
《美女与野兽》的宣传照
迪士尼,一直是真爱和梦想的制造商,一部童话演绎的掏心掏肺、情真意切,一股脑把所有美好和甜蜜都抛洒下来,在迪士尼的世界里,只有真爱能打败一切,善良的人才会取得胜利,这种朴素、正直而又执着的个人价值观,鼓励着我们用心去工作,用眼睛去观察,仔细去读、去思考,去倾尽全力地爱,同时告诉我们,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所有的善意都会生根发芽。
这是我们儿时在妈妈怀里听故事时所幻想的美好世界,因为坚信、因为真诚和倔强、因为稚嫩笨拙的爱,在头脑中挥之不去,吸引着我们深深地向往。
《睡美人》
传统中的迪士尼公主,都长相貌美,且一事无成,仅仅凭借自己漂亮的外貌,就可以让王子一见钟情,从而收获幸福。也可以说,迪斯尼的公主一直都是以弱小、弱势的身份而存在,尤其是白雪公主、睡美人和灰姑娘,被称为"傻白甜"三人组。而《美女与野兽》中的贝尔打破了这种魔咒,以女性新形象、勇敢独立、喜爱冒险的特质为迪士尼打了一个漂亮仗,同时也打破了傻白甜的魔咒。我想,这也是这部童话一版再版的原因之一。
迪士尼电影中的公主
片中的贝尔是一个典型的乡下姑娘。她的美不仅仅是皮囊,更在于她不安稳的内心。她就像是毛姆笔下的梦想家,不想要安稳庸俗的生活,而是向往更加广袤的天空,经历更多的冒险。
当全村女人都崇拜着加斯顿的强健、英俊与富有时,贝尔就是特立独行的一支带刺的玫瑰花。在贝尔看来,加斯特是肤浅的。而贝尔对这样的男人根本不屑一顾。贝尔从外在到内心的独立态度,在影片中随处可见。
贝尔在小村中是一个异样的存在,她时常捧着书,痴迷地沉浸在书中的世界。她不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和评价,也不认可为女性设立的条条框框。贝尔在村中教孩子识字,会让村里人大惊失色;她自己用发明的方法洗衣服,抽出时间读书,衣服被村民倒在了地上;贝尔对父亲诉说自己的苦恼,小村里的日子一成不变,父亲说:保守意味着安稳。
贝尔歌唱着“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期待,我的未来我安排,我想要的生活不一样",她期待有一天生活会改变。
贝尔用唱歌表露心声
贝尔通过读书了解了外面广阔的世界,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为她日后走向更广阔的的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贝尔来到了野兽的城堡,即使会说话的茶壶太太、烛台卢米亚和时钟葛士华的出现,也没有给贝尔造成困扰,在她看来,世界是善良的,它们不会伤害她。渐渐熟悉之后,贝尔想要拯救变成野兽的王子,帮助他走出困顿。
与野兽的沟通一步步深入,贝尔用一首歌曲表达对野兽的感觉,犹豫着要不要接受野兽的爱:
不管那日子多么痛苦,有爱和希望就满足,曾经太无知太执着,长大后却又迷茫,我的童年只活在回忆,有我父亲挡风雨,我感觉我已改变,更坚强却困在这里。美好的时代,要相信他会重来,就像爱情,阳光灿烂的日子会重来。
这首歌揭示了贝尔内心的纠结,一颗成长的心正在慢慢地向着野兽敞开,在美妙的歌声中我们体会着贝尔的心理变化。
当一袭黄裙的贝尔和野兽共舞的时候,我们的心被慢慢融化,屏幕里流光溢彩的梦幻好像随时要漫到心中来。当野兽变回王子时,当无数的少女心发出惊叹时,那一幕幕的光芒四射,含情脉脉是多少人最美丽羞涩的梦。
一袭黄裙的贝尔自信美丽
在我看来,片中的众多歌曲既加深了观众对片中人物的理解,也更加突出了贝尔的女性新形象。一首首歌曲的流淌,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人物不同的命运走向,也为影片增加了表现力和穿透力。
从贝尔的身上,我们看到,每一个时代的女性都渴望着精彩的世界,我们需要独立自主,卓有远见地去做想做的事,同时也需要和他人不断地建立链接。可能会有很多的朋友认为贝尔是孤独的,其实,贝尔一点都不孤独。贝尔的生命是有趣的,因为她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那是摆脱孤独最好的方式。
崔永元曾说"我觉得孤独很快乐,比如夜里12点你翻开一本新书,闻到墨香的感觉,这是他人无法给的",贝尔生活在书中的世界里,她快乐、单纯、美好、善良……
童话弥补了一切人生之缺陷,《美女与野兽》更是如此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相近,但是,随着每个人生活环境、习惯的不同,习性就慢慢发生了改变。野兽的改变就是一个例子。
野兽的冷漠无情是有原因的,那就是缺乏爱。
孤独的野兽先生
当贝尔问城堡里被魔法变成家具的的管家及仆人,野兽为什么是这样,茶壶太太说“野兽先生从小母亲早亡,在父亲冷酷无情的影响下,他不知道珍惜和疼爱,所以长成了一个不懂爱的人”。当遇到老太太(女巫的化身)开口要避雨时,他无法感知女巫的悲惨经历,才会一点同情心都没有,残忍的拒绝,也因此被变为野兽。
野兽其实从小受过教育的,他爱读书、有思想,当贝尔提到《罗密欧与茱莉亚》,他说自己并不喜欢这个悲情故事,并由此引出了自己琳琅满目的书房,在贝尔为大书房的书眼花缭乱时,野兽说出"我送给你"。
作家王朔说过"每个孩子生来都是天使,是父母把他们教成了人。"
无形当中,我们都多多少少在身上有了父母的影子,有时,我们害怕变成那样,可是不知不觉,我们就成了那个样子,就像《都挺好》中,苏明玉不知不觉变成了母亲赵美兰的样子,直到父亲苏大成对着她喊出:"你就是赵美兰",苏明玉才惊觉,自己不知不觉已经变成了她最讨厌的样子。
野兽先生救了贝尔的性命,但野兽外表的丑陋让贝尔左右为难,虽然她感觉到了野兽善良的内心,但还是无法真正下定决心。而野兽渊博的知识,渐渐拉近了和贝尔之间的距离。
贝尔慢慢接受了野兽先生
真正的爱,不是改变对方,而是给对方自由,彼此共同成长。
曼彻斯特大学曾做过一项著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妈妈和孩子正常交流互动时,孩子们很开心。可当妈妈毫无反应,表情冷漠时,孩子就变得六神无主,惶恐不安,最后哇哇大哭。当妈妈再次恢复正常时,孩子情绪才得到安抚。
野兽先生从小没有妈妈的陪伴,爸爸又没有给到相应的支撑,导致野兽性格缺陷,内心极度缺爱。他既缺乏爱,也不敢相信爱。
生活中,我们都是一只野兽,等待一个人来拯救。
野兽待在孤独的城堡里,他曲着身体,看着那朵快凋零的玫瑰的时候,我们感同身受。他看着玫瑰花一片一片的枯萎,看着自己逐渐老去,于是不再抱有希望,也终于心安理得的接受,接受自己是一只野兽。
野兽生活的城堡,长年被风雪覆盖,被严寒包裹,它被隔绝在外,被所有人遗忘。遗忘的是心,是灵魂。
孤独冰冷的城堡
我们也曾经孤独,那是因为我们不懂爱。我们没有被女巫用魔法困住,我们用孤独困住自己。
和贝尔的相识,让野兽的感受有了变化:
我怎么觉得这景色有点不一样了。
野兽看着贝尔,他的心一点点被温暖着。
野兽最终选择还是放了贝尔离开,他想让她幸福,因为贝尔说自由才是幸福。
野兽先生是孤独的,他的孤独与贝尔不同,贝尔从小没有感受到母爱,但是有浓浓的父爱包裹着她。野兽先生既缺失母爱,也缺失了父爱。
其实,缺乏爱的人很多,譬如著名作家张爱玲,她的一生中,命运始终带着悲剧性的色彩。那张尘封多年的黑白照,那件旧色华丽的旗袍,总是高昂着的头,孤傲又淡漠着看着凡尘来往。张爱玲缺乏爱,也盼着能把爱给予别人。
爱不是与生俱来的,爱是可以学习,可以感受的。当我们心中有了爱的感受、爱的感觉,才有可能收获爱别人的能力。
鲜艳的玫瑰
童话映射了所有的普凡大众,就像《美女与野兽》中的乐福就是村民的代表
乐福是一个没有思想的傀儡,也是众多村民的代表。
加斯顿的随从-乐福
乐福是加斯顿的随从,加斯顿把他当玩偶,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在我们看来,乐福没有主见,唯命是从。其实,乐福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当加斯顿把贝尔父亲绑在野外,等着喂狼时,他提醒加斯顿不要这样做。
当加斯顿带领村民围攻野兽城堡时,加斯顿眼看着乐福置自己于危难而不救,此时,忠心耿耿追随加斯顿的乐福明白了,加斯顿是贪婪和自私的,于是,乐福离开了加斯顿,也唤起了他那颗善良的心。
乐福的醒悟转变代表着村民们的逐渐转变,这种醒悟的过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有的人醒悟早,有的人醒悟晚,也有人一辈子都醒悟不过来。醒悟的乐福成了加斯特的对手,和贝尔他们站在一起,战胜了加斯特。乐福通过醒悟成长了,同时带动了身边的村民。
现实生活中,像乐福这样的人比比皆是,常常容易被假象所迷惑,迷失正确的道路。其实,乐福本身就是村民的代表,他没有见识到真象之前,就会困在假象之中。
王阳明先生
王阳明先生有一本书《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告诉我们,处处要有定力,不心粗气浮,否则就要失败。乐福和村民其实就是缺乏定力。
定力已然成为全世界高端人士都在运用的核心力量。从苹果教父乔布斯到美国总统奥巴马,从股神巴菲特到歌坛天后王菲,在这个眼花缭乱的世界中,最需要的都是定力。人生的拼搏拼的也是定力。
定力的养成需要修炼,王阳明给了我们两个修炼定力的方法:
▶锻炼注意力,放松身心。
培养定力,简而言之就是专注做一件事,同时养成随时注意放松的习惯。简单来说,就是不要对环境中岁出现的各种刺激都做出反应,应该从容地加以选择,不要理会负面信息带来的影响。
▶多做些修养身心的事情,例如:看书、下棋、练字等,锻炼定力。
看书时,不要去强烈地追求想使自己静下来的方法,就简单的放松自己,将注意力放在书的内容上,不收外界因素影响,经常想象心像水面一样平静。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我们就可以慢慢地修炼出定力。
我们容常常易被假象迷失,更多的因素是没有目标的生活着。只有目标明确,才能照着目标全速前进,就像航行中船,没有灯塔的指引,没有目标,如何能顺力抵挡呢?人生也是一样,提早为自己划定目标,才有可能成就圆满的人生。
贝尔与野兽
结语:
《美女和野兽》是我们儿时的经典回忆,当时只是觉得美女和野兽修成正果是令人无法想象的,那时只是简单的认为,美丽的公主只能嫁给帅气的王子,如今再回味,才发现,原来心中的男才女貌只是对于理想婚姻生活的美好向往。
我们善于通过外貌的相配来推测他们心灵是否相通,这恰恰证明这部影片的价值,告诉我们爱情可遇而不可的珍贵。从这个层面上看,野兽善良的内心之所以能够激发观众的怜悯,正是因为对于这种善良的珍视。
这部影片九次翻拍,就是因为我们都期待善良,希望生活美好,希望人人都幸福地生活,世界再无争斗和丑陋。
诗人席勒说:更深的意义寓于我童年通道的童话故事汇总,而不是生活交给我的真理之中,童话从来都不是在遥远的地方古老的时代发生的,太阳以东,月亮以西,童话其实从来不骗人。
想来,这也就是这部童话被无数次翻拍的意义所在吧。
- 支付宝扫一扫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