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杭州一夜市C位!还免费!这对“编织兄弟”背后故事太暖了(讲述钟表的一个故事)钟表兄弟故事,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华灯初上,杭州武林夜市也渐渐热闹起来。
经营户陆陆续续地开始摆摊,一个个支撑生活的帐篷支棱了起来。
在显眼的档口位置,有一家精致的手工艺摊位。用棕榈编织的蚂蚱、蜻蜓、蝴蝶等小动物,生动地立在摊位上,吸引了不少小朋友。
经营户是两个男人,安静地埋头编织,不起身,也不吆喝。
“喜欢就随便看看。”年长的男人会简单介绍一下,仔细一看,他的脸上有些疤痕,再细看,他没有左手掌,腿脚也不利索。
男人叫赵希龙,旁边的是他表弟,叫杨宏伟。
两个人是黑龙江人,都是下肢严重损伤的残疾人。
辗转了很多地方谋生,十多天前,他们在武林夜市上驻扎了下来。
“这里不收我们摊位费,还给了我们最好的位置,很感激夜市对我们的照顾。”赵希龙说。
一直想来杭州打拼,现在实现了
在编扣、打结、互相穿插中,赵希龙讲了自己的故事。
2005年,在老家黑龙江大庆,赵希龙遭遇意外事故,全身烧伤面积达百分之九十五,深三度,左手也截肢了。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失去了基本劳动能力。
看着身体羸弱的妻子与两个读书的孩子,作为家中的顶梁柱,赵希龙希望改变。
2012年,出事故的七年后,赵希龙告别妻儿,离开家去北京,他是挣点钱养家。他在北京的街头巷尾努力,也受到过好心人的帮助。
后来,他把在甘肃武威的表弟杨宏伟叫来,俩人做个伴。杨宏伟因为车祸失去了双腿,三级残疾,现在装着义肢。
他们一起跑过不少城市,在天津遇到了同为残疾人的棕榈编织手艺人孙东。
第一次看见孙东编织的棕榈叶工艺品,赵希龙“双眼放光”了。棕榈树都生长在南方,兄弟俩以前从未见过,乍一看觉得特别新奇。
棕榈编织是民间流传的一门传统手工技艺,以棕榈树叶为原料编制成工艺品,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湖南和江南等地。旧时,许多民间艺人截取初长成而尚未展开的棕榈嫩叶为材料,以一根叶茎为筋架,运用各种手法,编织成各种形态的动物。
“我们要学这个!”两个人统一了想法,“有真正的手艺才能挣钱。”
他们跟着孙东师傅学,比常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出师后,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练摊,靠手艺挣钱的自豪和兴奋让他们激动了好多天。
这几年,兄弟俩跑了不少城市,北京、天津、厦门、青岛……而杭州,是他们一直想来的地方。
赵希龙说,他们刚到杭州,出了车站就直奔西湖,有人建议他们到武林夜市来找一个摊位。
没想到,就这么和武林夜市结下了缘分。
给他们最好的“C”位,还是免费的
兄弟俩拥有的是“爱心摊位”。
摊位是夜市中最显眼的位置,还配置标准的摊位:桌子、凳子和灯光装置等等,而且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初来乍到,这给了兄弟俩更多的信心。
他们在杭州租了房,白天在家里编,晚上来夜市,几乎每天都是凌晨才能入睡。
因为肯吃苦,两个人对收入还挺满意。
摊位上的小玩意儿价格不高,10元起步,大多是几十元的小动物,规模越大,价格越高。
喜欢的人也不少,有小朋友,也有大小孩,每天的营业额在600元左右,他们做过的最大的一笔生意,差不多有2000元,都是一些精致的草编动物。
“很感恩,感谢夜市给了我们这么一个地方,周围都是同样摆摊的人,不会担惊受怕,很安心。”赵希龙说。
武林夜市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叶连忠介绍,夜市一直有着公益行动,他们和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合作,经营户们每成交一笔订单,就会捐助一分钱,积少成多,帮助有需要的人。另外,只要是拱墅工匠,在夜市摆摊也是免费的。
“今年我们重点推出公益摊位,专门帮助弱势群体等。”叶经理说,赵希龙兄弟俩是入驻夜市的第一个公益摊位,给他们“C位”,帮助他们找到社会认同感,“我们欢迎所有需要帮助的手艺人,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夜市,这是一座温暖的城市。”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茜
- 支付宝扫一扫
- 微信扫一扫